福建土楼——东方古堡寻梦之旅三(2/2)

又传,清康熙年间有个叫张石敢的人,家贫如洗过不了年,腊月廿七向本村一屠户赊来3斤猪肉,议定除夕之夜还钱。到了除夕晚上,屠户前来索钱,见张石敢实在付不起钱,就将3斤熟肉从锅里捞走,心中怨气未消,又从灶底抓起一把草木灰,撒入肉汤中,使汤也不能喝。张石敢受了刺激,俗话说“穷有穷志”他决心外出谋生,于大年初一辞别妻儿,只身外出,后辗转到台湾,在台南定居下来。

定居台南的张石敢子孙后裔发展迅速,不忘乡情,曾经两次捐资祖籍,修建“德远堂”为了纪念祖籍,张石敢后裔于同治九年回故土认亲,返回台湾后,特地依塔下“德远堂”的建筑模式、布局,在台南兴建同样的家庙,也命名为“德远堂”

据了解,由德远堂走出的张家后代,不但有在台湾定居发展的,还有着许多在海外的华侨。他们曾经背井离乡,却又心系家园。他们曾经走了出去,却总要走回来!

是的,这里曾经一衣带水,演绎着两岸以及海内外侨胞的血脉亲情。那24支龙柱,高高地立于大民族一家亲的黄土地上。在这里,山美水美,生活悠闲,一方水土,养育着一方亲人;在这里,风好景好,空气清新,一方水土,养育着百岁老人。

今天的塔下村,上八、九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,更有不少的百岁老人,依然生活自如,能做家务。故此,塔下村也被人们称之为“长寿村”

请看下集:

南靖土楼之塔下远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