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/2)

然后,安排九厂第一批大四毕业生,前往这十三所大学去读研究生,也算是交流学习。

巧合的是,第一批大四毕业生,也是十三人。

“办。”姜富樟正在开会,和农部开会。他就回复了一个字,然后就跑去学部,这事他拿脸扛,或是直接拍桌子,也要在开学前给办成。

九厂,这次在倭岛割韭菜,割的可爽了。

当下学部一年全夏国的所有学校的经费,才五百多个亿。

而九厂,去年仅给许多大学的支援,就已经高达三百亿个夏国币,还不算伙食与食品的实物补贴。

今年,这个钱数一定会增加。

搞个项目,也是有必要的。

肯定要分重点支持,与次重点,还有普通。

白昊可以提名单,白昊也说是了建议。

不过,严老却没立即把白昊这份名单拿出来,而是先观察一下所有人的反应。

结果,没反应。

学部没有。

往上的总办公大院也没反应。

就是简单签了个字,然后传了回来。

严老呢,拿到最切实的授权,他虽然退休的,却是这个工程项目的代办总负责人。

叫代办,因为名义上白昊这个厂长是管事的。

可厂长那有那么多时间管,所以严老就是实质的总负责人。

严老开始打电话了:“这个,接到通知了吧,来开个会。理论上,一家一百亿夏国币的经费补贴。但话说到前面,派任务,能扛住的拿下,能完成更多任务的可以加。扛不住的,自然要减了。活干的不好的,扣点正常。”

开会。

十三所大学的校长,副校长,书记,有学老资格的,备选学老……

每家至少都是二十人的规模来京兆开会。

不是因为钱。

而是所有人都意识到,九厂要再次发力了,肯定有什么超大规模的研究项目。

京兆的交大、工大、军电三所大学,是最早与白昊那小破厂开始一起研究的,那怕开始只是几位教授出面,并不是学校出面,却也是一路陪着九厂走到现在的。

京兆交大的贺秋丰,现在也是九厂材料研究院的院长。

他还是交大的人。

接到通知之后,找到了伍千野:“老伍,你接到通知了吗?”

“恩。”伍千野应了一声:“我看过名单呢,感觉,可能漏掉了几个。还有没有那两个学部的宝贝,会不会有人闹意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