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/2)

有两种都认为是正宗的。

好些毛熊人都上前,每人切几片尝尝。

赵庆国凑上去看了一眼,记住了两种香肠的生产厂子,他要的就只是这个结果。

至于谁才是最佳美食家,这事他不关心。

现在,还有许多人吃不饱,更别提吃好呢,那有什么心思管什么美食家了。

此时的赵庆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赵庆国了。

他办事,也开始有一套。

原本,依原定计划,白昊应该是明天晚上,最迟后天中午回京兆,回九厂。

薛琳琳给九厂办公室联系过,白昊要见江南船厂的厂长,大概的意思也讲了,所以肯定要在那边处理一些工作。

薛琳琳给办公室联系有两层意思。

一是通知办公室,厂长白昊肯定要推迟回来的时间,原本定好的年前最后一次组长会议,时间上肯定要调查。

另一层意思就是,如果厂长和江南船厂谈到什么重要的有价值,有意义的事情。那么,九厂相关的组就要派组员过去商谈细节问题等等,让事先有个准备。

赵庆国呢,却悟出了更高一层的意思。

他作了一个安排。

就在今晚。

准确的说,是零点一过。

发年货。

明州那边,白昊也没喝多少酒,就是今天心情不错。

夜里,已经零点了,还和龙雾峰一边喝茶,一边聊着天,讨论着未来关于造船这事的规划。

在江南船厂的江边码头上。

一条货船正在靠近码头。

这里打开水上的大门,就是江南船厂的一处船坞。

“干什么的?”

有值班的人高喊了一声。

“替九厂,送年货。”

“走错了吧。”

“没错,这里是江南船厂吧,那就没错。”

没错!

但九厂发年货,怎么会发到这里来呢。

江南船厂,经历百年沧桑。

可以说,它的鼎鼎盛名,它的赫赫成就,都应该被历史铭记。

更是一个夏国近代工业的缩影。

但,又能如何?

近三十五年来,江南船厂是造了不少船,总计达到约三百万吨总量。

多吗?

看怎么比了,若一直按照夏国的原先的来比,江南船厂绝对是最强的,可现在却不是,老旧的管理模式。许多吃饭不干活的人,本着多干不如少干,少干不犯错的思想的办公桌后面的人。

如果不改变,真的就落寞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