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/2)

克里夫问:“你和殴尼怎么谈,为什么会变成开战呢。”

“我们夏国有句古话,墙头草必须死。在我们夏国的历史上,那些左右逢源的人,最终都没有好下场。只有一条心的人,才能够越来越强大,因为这样的人有坚定的信念。”

克里夫认真的品味了白昊的话,轻轻一击掌:“夏国古老的智慧果真是一门哲学。”

“请,再来一杯。”白昊开始劝酒了。

晚上九点多。

白昊酒店3302房。

扶着有几份醉意的白昊回来之后,薛琳琳问:“邬组长,我请教一下。这个左右逢源的人没好下场这句话,和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,矛盾吗?我怎么感觉是完全相反的两句话。”

“不矛盾。”

“为什么?”薛琳琳感觉自己的古夏国语都白学了,这明显就是矛盾的好不好。

邬青道抬着思考几秒之后,他知道薛琳琳的古夏国语造诣还不错,所以选择最简单的办法来解释:“这其中的哲理就是,古语自有道理,遇到不同的事情,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思维,不能生搬硬套。”

这回答!

和没回答有什么区别。

唐包葆给的解释更直白:“这叫识时务。”

薛琳琳一脸懵。

付铃也来了兴趣,她也想听一听这种辩论。

邬青道对着唐包葆作了一个请的手势,叫口才,这位才是高人。

唐包葆笑看白昊:“小白,你怎么讲。”

“讲什么?”白昊这会懒得动脑子。

唐包葆问:“我给你提个问题,你分析一下。”

“能不能让我歇会。”

“就一个问题。”

“行。”

“兔子不吃窝边草和近水楼台先得月,这句最浅显。你怎么看。”

“扯蛋。”白昊也就回了这一句。

唐包葆摇了摇头:“这样的回答,是零分。”

白昊坐直了身体:“行,我就说几句,前者是安全第一,后者是先机优势。一定解决的安全的问题,前一句就不再成立,立即会转变成后一句的先机论。有案例可寻。”

薛琳琳问:“什么案例?”

“胡雪岩。”

付铃依然是一脸懵。

薛琳琳懂了,而且悟出了这深层的哲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