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/2)

他一向强调做事要细致,要精益求精。

多复核几遍,肯定没有错。

……

第二天,克里斯蒂娜会律师事务所办理离职手续。

张俊平独自前往佳美纺织。

“张先生,您来了!”吉文斯有些紧张的跟着张俊平来到董事长办公室。

紧张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对不起张俊平的事情。

而是不知道张俊平突然过来的目的。

是一种面对无知的恐惧。

“吉文斯,做的不错!”听完吉文斯的汇报之后,张俊平笑着夸奖了一句。

“但是,还不够!

我之前说过,要把公司规模扩大十倍以上。

现在公司的扩张速度太慢了!”

“先生,我们已经在中国三座城市,投资兴建了超大型纺织厂。

每一座纺织厂都有配套的印染厂。

再加快速度的话,我们的资金链承受不住……”

“吉文斯,你应该把事情分成两个部分。

第一部分,是纺织厂和印染厂的设备。

这一块,都是自瑞士和德国进口的,资金不足完全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。

但是,购买地皮,厂房建设这些,其实也可以贷款,向中国的银行贷款,我比你更了解中国,他们会非常乐意贷款给我们的。

当然,如果你不想使用贷款也可以,只要你们愿意,我可以增资。”张俊平淡淡笑道。

“先生,我同意向银行申请贷款。”

“这就对了,我要求三年之内,必须在中国投资兴建十座大型纺织厂和配套的印染厂。

同时在中国的西疆建设棉花种植基地,那里日照足,非常适合棉花生长。”

“先生,三年十座大型纺织厂,有些困难,我怕没有那么多的工人。”

“哈哈……哈!”张俊平一听吉文斯的理由,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
“吉文斯,你知道中国有多少纺织工人吗?”

“多少?”

“具体多少我也不清楚,不过应该不低于一千万。”

“一千万?先生,您是在开玩笑吧?”吉文斯被这个数字吓住了。

整个瑞士加起来有多少人?

不足一千万。

准确来说,是八百多万人口。

中国的纺织工人居然比瑞士的总人口都要多,怎么能不让吉文斯吃惊。

“不,这不是玩笑。你可以让马丁调查一下。

这个不属于机密,随便找一个纺织系统的官员就能打听出来。”

“好吧!中国果然像先生说的一样,是一个庞大的国家,也是一座庞大的市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