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/2)

倒是有两枚田黄石印章,让张俊平有些意外之喜。

早年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,实际上,随着田黄石的资源逐渐枯竭,尤其是田黄石中的极品,早已经达到了一两田黄十两金的地步。

这两枚田黄石印章,虽然印章的主人不是什么名人,但都是极品鸡油冻田黄石。

这也让张俊平可以放心大胆的去重新回炉。

正好,他现在就缺这种极品印章,改一下,自己用正好。

挥手把印章收进博物馆空间。

和印章一块收进博物馆空间的还有两块和田羊脂玉佩,一件蓝田玉卧虎镇纸,两只高冰种翡翠手镯,三个玉扳指。

他收进博物馆空间的,都属于丢一件都会心疼的那种。

看完玉器,张俊平又转到放青铜器的地方。

青铜器,他空间里一件都没有,之前也一直没有刻意去收集青铜器。

一说到青铜器,很多人就会想到,青铜器不允许交易,禁止青铜器交易,违法等等。

首先要明确一点,最早的文物保护法是八二年实施的。

所以,目前国家还没有禁止青铜器交易,买卖青铜器还属于合法行为。

另外国家禁止交易的青铜器主要是指:夏、商、周与春秋战国等古代青铜器。

信托商店自然不可能有那种重器,拿过来的都是明清两代的仿制的青铜器。

唯一让张俊平感觉有有点意思的就是其中一件明代仿唐代昭明镜。

内清质以昭明,光辉象夫兮日月。

昭明铜镜,起源于汉代,唐代达到鼎盛期。

严格说起来,昭明镜不能算是青铜器,而应该算是铜器。

自唐以后,青铜器基本上已经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铜器。

宋元明清几代的铜器要比青铜器更加的漂亮,用料也更加讲究。

出现了铜器鎏金,嵌金等工艺。

比如鎏金佛像,鎏金铜马,都非常漂亮。

这个,是夏商周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无法比拟的。

张俊平把玩了一会明仿昭明镜之后,又把注意力放到了木器上。

现在拉过来的木器都是小件,木盒,木匣、木雕之类的小东西。

张俊平在信托商店看到的那尊紫檀木观音菩萨雕像也在里面。

张俊平挥手把观音相收进博物馆空间里。

一同收进博物馆空间的还有几件清代紫檀木金丝嵌纹宝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