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/2)

“你小子,甭给我打马虎眼,不值钱就不值钱!”刘大爷心里敞亮,一眼就看穿张俊平的心思。

“嘿嘿,刘大爷你果然不愧是当了一辈子的老师,这心如明镜啊。”张俊平嘿嘿一笑,先奉承了一句,然后指着逍遥椅说道:“其实,论值钱,您身子底下这把逍遥椅挺值钱的。

卖到文物商店或者信托商店怎么也值个一二百吧,卖给私人,能卖到二百多三百的样子。”

张俊平的估价比较保守,老大爷这把逍遥椅可不简单。

明显是明代风格,而且材质也是海南黄花梨的料子。

要知道,红木在明清时期,可是有着很严格的使用制度。

普通百姓人家不允许使用红木,就算是官宦人家,也有相应规定。

明朝推崇海南黄花梨,清朝喜欢小叶紫檀。

在明朝,海南黄花梨是皇家御用的木料,普通老百姓用了,那就是违制,轻了流放千里,重了满门抄斩。

所以,别看这逍遥椅不起眼,说不定就是皇宫流出来的,又或者从哪个王爷府上流传出来的东西。

“没想到,这天天被我捧在手心里的东西不值钱,反倒是被我压在身子底下的值钱。”刘大爷笑了笑,感慨道。

“刘大爷,您果然不愧是语文老师,这随口说出来的话,都这么富有哲理!”张俊平冲刘大爷挑了挑大拇指。

又和刘大爷瞎侃了几句,张俊平才告辞离开。

张俊平没有提买逍遥椅的事,老大爷也没提卖的事。

好像,老大爷就单纯为拉着张俊平闲聊几句。

八卦邻居

绕过二门,张俊平来到中院。

推开门,拉着灯。

把门关好,张俊平挥了挥手,把屋里堆放的洪宪瓷收进博物馆空间里。

碟子,碗,盘子,汤勺,茶杯,茶壶加一块大大小小一共是三百四十五件。

这些洪宪瓷,有珐琅彩瓷,还有粉彩。

直接让张俊平获得两门完整的工艺技术,民国珐琅彩瓷烧制工艺和民国粉彩烧制工艺。

另外,绘画和书法经验碎片也圆满,张俊平获得初级水墨画绘画技能和初级楷体书法。

没说的,直接惦记使用,一股熟悉又陌生的知识,像电流一样出现在张俊平的脑海。

电的张俊平浑身颤抖。

无数的画面在张俊平脑海中闪过,有工匠选土,筛土,和泥制胚的画面,也有工匠在器胚上绘画的画面,还有工匠把制好的器胚放进窑里烧制的画面。

一瞬千年,张俊平好像瞬间经历了无数次轮回。

轮回中,他一直在从事瓷器的烧制,从学徒,一直到大匠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