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/2)

“行,大哥你歇着,我来弄就行!”赵玉芝欢快的答应一声,转身去做饭。

张俊平笑了笑,别看赵玉芝已经是孩子的妈,可实际上今年也才十九。

放后世,还是个孩子。

“平子回来了?

今个儿怎么没开四轮子?”这时陈福生带着两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。

“陈叔来了?我连三轮也不够资格啊!都是借的!

这位两位是?”

“这位是聂高官,这位是梁场长!”

“原来是两位领导来了,快请进!”张俊平笑着招呼三人进屋。

“玉芝,你去把妈叫回来,就说陈叔,聂高官,梁场长来了。

中午多弄几个菜。

聂高官,梁场长,赶上饭点了,在家随便吃点!”张俊平吩咐完赵玉芝,才有对聂兴华笑道。

“那我就不客气了,叨扰一顿!”聂兴华笑道。

其实,聂兴华他们三个已经等了张俊平一上午。

昨天陈福生去找他汇报,张家那个在物资局上班老大,现在混的很开,回家都开四轮子了。

还说,张俊平有本事搞到各种稀缺物资,只是需要拿农场剩余物资进行交换。

他做不了主,才来找聂兴华汇报。

聂兴华对这件事,非常感兴趣。

这个年代,物资为王,能搞到物资的领导才是好领导。

于是叫来梁光辉,也就是梁场长商量。

三个人一商量,干脆今天过来找张俊平探听一下虚实。

行不行的,反正也不吃亏。

万一是真的呢?

……

赵玉芝走后,张俊平给三个人泡上茶。

“平子,你昨天说能给一千吨无烟煤是不是真的?”

“当然是真的!

这样吧,一会我写个条子,你拿着条子去拉煤。

等你把煤拉回来,咱们再说其他的。

今天咱们喝酒闲聊,不谈其他的。”张俊平说完,从挎包里拿出纸笔,写了一张条子。

整个过程,轻松写意,又逼格满满。

这个年代,条子很流行。

但是,能写条子的都不是一般人。

“陈叔你拿着这个条子,去西城物资局的货场,交了钱就能提一千吨无烟煤出来。”

“还要交钱啊?”

“陈叔,你这话真有意思!东西是国家的,不是我个人的。不交钱不成占国家便宜了?”张俊平笑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