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/2)

在姜寻心里,他欠了苗嘉颜一回。

“那你到底是跟谁亲的啊?”别人暧昧地看着姜寻,“不会就是你白月光吧,哥?”

白月光,一晚上姜寻听了好几次这个词,本来就昏昏沉沉的脑子里条件反射一样被这三个字带出几个画面。

要不是这一晚上他们催着问,姜寻确实好一阵子没想起来过了。

姜寻摇头笑笑,说:“什么月光不月光的,不至于。”

旁边小新往姜寻杯子里添了茶,姜寻拿起来喝了口。小新有意岔开话题,放下茶壶笑着问:“八百年前的事儿了有什么好问的,总说以前有什么意思。哥你现在喜欢什么样的?”

别人都笑了,在旁边“啧啧”地笑他。

姜寻也笑,不知道想到什么,低头笑着说:“我啊?我喜欢比我大的。”

他一这么说周围人都起哄,说小新这是没戏了。

一顿饭吃了半宿,都是年轻人,闹起来没完没了。姜寻好久没回来了,连过生日都在外面忙,他们于是拖着他不让走。

姜寻一口酒没喝,但是因为感冒,还是觉得头疼。

他自己开车回了家,路上红灯的时候看了眼手机,上面消息一堆,都是工作的事儿,私人消息一条没有。

姜寻锁了屏把手机随手扔在副驾上。

姜寻在饭桌上说喜欢比他年纪大的,倒真不是为了拒绝小新。

当初第一次谈恋爱,姜寻就找了个比自己大六岁的。

饭桌上被反复提到而想起来的那些画面,提醒姜寻他那时是真的喜欢过。

那些画面里有洗到褪色的校服,牛仔裤,黑色帆布鞋和白袜子。

有写字时绷得很好看的关节和手背,教人做题时专注的视线和英俊的眉眼。

沈帆说话总是和气,讲课时不厌其烦,哪怕姜寻有时故意逗他假装做错,沈帆错愕地看着他,最后哭笑不得地问他:“你到底哪儿不会?”

那是姜寻青春期里直观感受到的悸动。那时候他初中,沈帆在师范大学读本科,是他的家教老师。

沈帆教了他两年,这两年里他们变得很熟,姜寻从最初叫他“老师”,后来叫“帆哥”,到最后总笑嘻嘻地叫他“帆帆”。

姜寻中考失利是个意外,无论是他自己,还是沈帆,还是学校的老师,都认为以他的成绩考上报考的高中完全没问题。

然而考试运这东西也没法儿说,姜寻最后没考上,滑到乡镇高中去了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