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/2)

声响惊动了其他桌的客人与服务生。她低下头,红着脸吐了吐舌头,“有点激动了……不过,最近流行的校内网,你们有没有用过?”

我不是一个追逐潮流的人,但校内网还是听说过的。网站虽然不强制要求实名,但限定大学的ip地址或电子邮箱注册,确保了用户信息的真实性。最近在大学生群体里十分流行,几乎成了人人必备的社交工具。

苏喻解释道,“刚才已经确定了两点结论。一是凶手就是附近大学的学生,二是他们留在纸条上的很可能是真名,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校内网,按学校搜索他们的名字啊!”

接下来的几周,我们一直劲头十足地搜索着这两个名字。可黑嘉泽查无此人,我们学校里倒是有一个叫刘丽丽的,不过毕业好几年了。

是不是哪里搞错了,我们真的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吗?——我盯着显示屏上一排排滚动的用户名,不由得陷入沉思。

迷宫的出口

由于迟迟没成果,侦探游戏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。除了刘北安,我们都松懈起来。每周一度案情分析会议也渐渐变成了聊天会。天气变热,考试月将近,又演变成了学习会。

我们每人点上一杯最便宜的美式咖啡,就能在既有冷气又有wifi的咖啡店耗上一整天。做功课,谈天说地。对咖啡店店长来说,我们或许是最麻烦的那一类顾客。

“好没紧张感啊。明明快考试了,却一点也复习不进去。”苏喻一边看书一边说。

“临考抱佛脚本来就没意义。”刘北安说,“如果要挂科,让它挂就是,反正才大一。”

我安慰苏喻,“后半段话姑且不论,前半段确实有点道理。只要平时学得扎实,考试什么的尽管放心。你从不缺课,笔记厚厚一沓,认真的态度谁都看在眼里,考试绝对没问题。”

“可我总学过就忘……”她仍一脸担忧。

服务生端上咖啡。刘北安丢下手里的纸质名册,举杯呷了一口,不怀好意地盯着我——想必打算从我身上挑毛病了。相处了大半年,我对其行为模式渐渐有所掌握。

“你这人,嘴上说着复习没用,实际不也在埋头温书?”果不其然,他指责道,“明明是一周一度的案情分析会,结果只有我一人还没放弃调查。”

“可我正忙着完善论文,下周就是截稿日期了。”

“论文?那不是大四才要写的东西?”

“最近有个论文竞赛,我想挑战一下自己。顺便也为毕业论文做做准备。”

参赛名额是辅导员分给我的。连我在内,他只推荐了三人,都是平时的尖子生。所以我打算尽力一试。实际一上手写,最初的文献材料搜集工作就意外的艰难。这两周,我每天都忙到深夜。

“我们才大一,毕业还早着呢。”他一脸不悦,“你想得也太远了。”

“近来看新闻,全球经济都不景气,未来十年将处于下行周期。如果你还这么吊儿郎当的,毕业后可找不到工作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