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前往福建后,就把锦衣卫的指挥权交了出来,现在被朱元璋交到靠谱的人手里,也还算是得用。
而且,他之前同乾隆置气,不是只说说看的,的确想找到清朝的而老祖宗,如今知道他是外族人,他也算是放了一半的心。
若是姓王姓李姓张的话,偌大的天下,让他去哪里找去!
【开玩笑开玩笑哈,顺治帝也是很厉害的。现在我们就对这父子二人一一进行盘点。先说父亲顺治。】
【总的来说,顺治帝有六大功绩。】
【第一,集中权利,整顿吏治。顺治除了将正黄旗、镶黄旗的权利集中到自己手里外,还在多尔衮死后,将正白旗的权利也集中在了自己手中。】
【如此一来,八旗中顺治掌握了三旗即所有军队的一半,并把原来给到八旗王爷的权利分给了大臣,仿照明朝的内阁制,设立军机处和军机大臣,同时让其他王爷管理其它事务。】
【这样的话,王爷亲王们手中有实权,但是却无军权,而政事的决定权又在自己掌握的内阁手中,进而进一步稳定了朝政。】
军政分开,各司其职。削弱藩王,重用大臣。
唐太宗听了频频点头,这位顺治帝一番施政倒是可圈可点,很有章法。
【第二,发展农业,整饬财税。首先,顺治禁止了贵族圈地。这一点他做得非常及时,由于清朝源于北方游牧民族,他们占了土地之后会用来放牧、做猎场。】
【这对农业是极大的伤害,他及时发现并采取了措施,对社会发展和稳定民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。】
【另外在财税方面。他不但推行屯田等政策扩大了田地面积增加了税收,对一些贫穷或者受到战争破坏很大的地区实行了三年的免税政策,这一举措让田地在十年间翻了一番。】
圈地屯田?
想到此刻他的大宋也在面临这个问题,宋仁宗皱了皱眉。
如今皇庄太多,已经占用了大量民田,汴京附近百姓流离失所,早晚都会成为大患。所以,这也是变法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想到这里,他问面前的王安石:“爱卿以为,我朝的皇庄问题该如何解决。”
关于这点王安石虽然没在呈给宋仁宗的奏疏中说明,但是心中却有了一个腹案,只不过这个腹案还没成型,他不敢贸然呈给官家。
于是他道:“官家,关于这件事,臣也思索了很久,不过也只是有些许头绪,等微臣整理好思绪,再重新拟一份奏疏给官家。”
宋仁宗微微点头:“希望能早点看到爱卿的奏疏。”
随即他想了想又道:“若是还有不明,这顺治帝的做法倒是可以参考一二。毕竟是几百年后的朝代,对这种事应该会考虑的更周全吧。”
“官家英明,下官一定好好听天卷的讲解,看看是否有我大宋能利用之处。”
仁宗轻轻颌首,随即又转向天卷,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