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节(2/2)

&esp;&esp;旎春听热闹似的将这些话告诉了姜雪漪,姜雪漪倒不以为然。

&esp;&esp;“若真是六根清净就不会游走在朱门绣户里,若没见过红尘百态便难以悟道,何谈超凡出尘?”

&esp;&esp;扶霜知道自家娘娘不大信这个,当下也轻哼了声,说着:“越是传得广越是玄乎,那些个僧人道姑的也不见得个个清高,长安城里,明里暗里听的腌臜事还少吗?”

&esp;&esp;段殷凝出声提醒着:“越说越不着调了,当心隔墙有耳。”

&esp;&esp;淑妃仪仗一路往宝光殿里去,刚到地方,就见宝光殿这边已经到了不少人,除了嫔妃,还有不少不上值的宫女太监,恐怕都是听说了高僧之名慕名而来的。

&esp;&esp;姜雪漪搭着段殷凝的手从步辇上下来,日头下满身华服粲然流光,她乌发如云,肤色白皙,鬓旁流苏摇曳生辉,端的是画卷神女般的样貌。

&esp;&esp;她本就生得仙姿佚貌,从步辇上下来时嫣然一笑的模样更是美得不可方物,站在正中的年轻僧人远远看过来一眼,第一次见到如此美人,他甚至有些晃神。

&esp;&esp;身侧的宫人提醒道:“这位是淑妃娘娘。”

&esp;&esp;那年轻僧人这才双手合十,低头道:“淑妃娘娘。”

&esp;&esp;一旁缓缓走来的兰才人见状,面无表情的脸上冷冷地勾了勾唇。

&esp;&esp;只要看见棠淑妃,她心里的恨意就难以消下去。凭什么自己前途无望,四处碰壁,她却事事顺心?凭什么她能走到如今的位置上?

&esp;&esp;她恨不得现在就把她从云端上拉下来,再也翻不起身。

&esp;&esp;站在宝光殿台阶下,兰才人仰头看向登至顶层的棠淑妃,日光灼灼,她微微眯了眯眼。

&esp;&esp;宝光殿檀香浓郁,神圣不可侵犯,她眼神微微一闪。

&esp;&esp;兰才人一身蓝衣,弱柳扶风般从年轻僧人身旁走过,她只转眸看了他一眼,眼底似媚似惑,带着一触即离的勾引,用只有二人听得见的声音说着:“高僧慎看。”

&esp;&esp;“当心走火,坏了你的清净。”

&esp;&esp;第169章

&esp;&esp;兰才人只楚楚看过去一眼便收回了目光, 身不歪眼不斜的登上台阶,姿态娉婷优雅,仿佛刚刚一切都没发生过。

&esp;&esp;那年轻僧人原本双手合十在台阶下头迎人, 清泠柔软的嗓音羽毛似的落在耳中, 像错觉似的。

&esp;&esp;他禁不住仰头看过去一眼,就见那人蓝衣飘飘, 清幽旖旎,虽不比淑妃那般貌美如仙女,却也柔弱娇媚, 让人难抑心笙。

&esp;&esp;若细细看过去, 年轻僧人的耳根微红,显然是动了凡心了。

&esp;&esp;这两年跟着师傅常来往高门大户做法事,见过的美妇人和清秀姑娘不少, 可哪里比得上宫里的娘娘们, 个个貌美出众,气度不凡,锦衣罗缎, 肤色赛雪。

&esp;&esp;尤其一想到这些美人皆是陛下一人的女子,却俯身和他说话,年轻气躁的人,难免喉头发紧些。

&esp;&esp;身侧的老僧人原本耷拉着眼念经,垂眼瞧见他这幅模样, 沉沉提醒了句:“了尘, 此乃皇家,不比宫外。”

&esp;&esp;言外之意是叫他务必沉稳些, 别露了马脚,这些皇家中人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。

&esp;&esp;了尘闻言, 忙低头闭眼克制自己的情绪,随着师傅停留在原地迎接宫里的这些主子们。不多时,再睁开眼睛,便恢复了平静。

&esp;&esp;今天是做法事的第一日,格外盛大隆重些,除了嫔妃们都要来参与祝祷以外,皇后和陛下也会为了给太后求平安而到场。

&esp;&esp;除了首日,他们再往后的几日就不用来了,高僧们会在宫人的安排下再做五场法事,直到末日又是大法事,届时不光要在宝光殿做法,也要去太后宫里做,此为消灾除晦。

&esp;&esp;今日去宝光殿,除了是给太后祈福该去以外,还有一点是因为宫外的高僧不常来,许多信佛的善男信女想来请高僧给她们讲经开光,所以这一路上的人实在不少。

&esp;&esp;韶贵妃多日不出门走动了,除了给皇后请安出去过一日,几乎日日都闷在宫里。若不是今日说高僧入宫,她也打不起精神来。

&esp;&esp;佛理说因果轮回,轮回转世,那她的孩子没了,若她诚心祝祷,让他好好转世,是不是有朝一日,她的孩子还能回到身边?

&esp;&esp;韶贵妃不知道,可即使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性,她都想试试。哪怕不能,可为她已逝的孩儿祈福也是好的,事情到了这个地步,她没人可怨恨,都是她这个为娘的罪过。

&esp;&esp;甘泉宫内,韶贵妃抱着那堆小衣服哭了又哭,直到时间实在是快来不及了才依依不舍的放下来,允黛看着娘娘的样子不住的心酸,上前将那小衣服抽出来,说着:“娘娘别哭了,有高僧祈福,那孩子必然来世还会来找您的,岂不是又能全了和您的亲情,这是好事啊。”

&esp;&esp;“再说,也不是全都拿去烧了,只拿最用心做的一两件,并着佛经经幡一起让高僧给您焚烧就是了。”

&esp;&esp;韶贵妃哭着点头,从允黛手中又将衣服抢了回来,紧紧抱着它们,说着:“我亲自拿着,你们都不必假手了。”

&esp;&esp;“这些衣裳只能最后陪我这一段路了,就让我这个做母亲的亲自交给高僧手上吧。”

&esp;&esp;允黛无奈,只好同意,上前搀扶着她起身,说:“娘娘,时辰快到了,咱们该动身了。”

&esp;&esp;韶贵妃悲伤落泪,捧着衣裳坐上步辇,临走时眼睛依然红红的。

&esp;&esp;甘泉宫离宝光殿不近,步辇速度加快了些,生怕耽误了时辰。韶贵妃坐在步辇上只垂眸怔怔的看小衣服,手不住的摩挲着,恋恋不舍的,好像在描摹孩子的轮廓一般。

&esp;&esp;她把衣服叠了又叠,突然发现她之前给孩子准备的长命金锁不在了,原本是该系在肚兜上的。

&esp;&esp;这长命金锁是她有孕后不久父亲派人送进来的,说将来给未出世的孩子戴,保佑他平安长大,无灾无难。

&esp;&esp;今日高僧第一日入宫,法事又大,她本打算等忙完就让高僧再给这金锁开光,做法,将她和孩子之间紧紧联系上,好让他转世的时候能找到自己。

&esp;&esp;如今竟然不在了,她怎么能不紧张。

&esp;&esp;韶贵妃忙喊着停,转身对身侧的允黛哭着说:“金锁不见了,恐怕是落在宫里,你现在快些去取,千万别误了时辰!”

&esp;&esp;允黛知道里头的厉害,一点不敢耽搁,何况这东西金贵,不好交给底下的人去做,否则娘娘必然不放心。

&esp;&esp;她赶紧说着:“娘娘别急,奴婢这就回去取。您先往前继续走着,奴婢取了就回来,不耽误什么时辰的。”

&esp;&esp;韶贵妃哭着点头,伏在步辇的扶手上愈发泣不成声。失子后她本就格外脆弱,临到头又出了这样的事,总觉得会不会是这孩子和她没缘分,一想就更伤感了。

&esp;&esp;嫔妃在外仪态不佳不是好事,可这会儿宫道上干干净净的也没旁人,都是甘泉宫的,她也顾不得许多了,一味哭泣着抬不起头来。

&esp;&esp;贵妃身边最体己的大宫女允黛走了,见娘娘伤心,人群中又走上前一个宫女落霞,跟在了步辇身边,她小心瞧了贵妃一眼,从身上抽出一方手帕,悄声安抚着:“娘娘别哭了,今儿是好日子,您该高兴才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