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dt css="rd">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七月十四。
&esp;&esp;盛京城笼罩一片雨幕之中。
&esp;&esp;明日宫中有厉祭,但与百姓无关。
&esp;&esp;照旧厉祭当有百官参加。
&esp;&esp;不过隆庆帝有旨,宫中厉祭频繁,未免缛节,免了官员的陪祭伴丧。
&esp;&esp;又有诡事横行后,中元不再允许设祭。
&esp;&esp;中元节已名存实亡。
&esp;&esp;因此虽已是七月十四,但官员和百姓都没察觉与平常有何不同。
&esp;&esp;乌云压顶,暴雨如注。
&esp;&esp;倾斜而下的雨水,形成一道雨水帘,淹没了街道。
&esp;&esp;两个靖宁卫身披蓑衣,吊儿郎当立在拒马后,查验往来的行人车马。
&esp;&esp;十年来,靖宁卫对抗诡事一直冲杀在第一线。
&esp;&esp;诡事频发的前三年,伤亡太重。
&esp;&esp;从前的老差人十不存一。
&esp;&esp;为了填补人手,不得不降低了准入门槛,从京营挑选。
&esp;&esp;谁都知道靖宁卫是当今天下有数的苦差,少有人愿意。
&esp;&esp;这般情形下,泥沙俱下,精锐之外素质良莠不齐。
&esp;&esp;旧时城市排水系统差,一遇大雨便水淹半城。
&esp;&esp;这两个靖宁卫立在过膝盖的污水中,早已不耐。
&esp;&esp;见一辆马车驶来,挂张臭脸上前询问。
&esp;&esp;听得是太常寺卿冯钰的车驾,这才脸色缓和了些。
&esp;&esp;“对不住了冯大人。”
&esp;&esp;道着歉,左边生着两撇小胡须的靖宁卫拉开蓑衣。
&esp;&esp;“您看见过这女子吗?”
&esp;&esp;他敞开的蓑衣里,贴身放着一张通缉文书。
&esp;&esp;冯钰撩开车帘,不客气也不热络地答道:“不曾,请放行,本官要去准备厉祭事宜。”
&esp;&esp;两个靖宁卫虽得了答案,但显然是不信的。
&esp;&esp;告罪一声,个子稍矮的撩开青布帘便要上车查看。
&esp;&esp;冯钰亲随和车夫,都露出些不悦之色。
&esp;&esp;但靖宁卫跋扈不是一天两天,加之冯钰都未说什么,两人更不好发作。
&esp;&esp;啪嗒。
&esp;&esp;被水泡得沉甸甸的皂靴,踩上冯钰马车的车板。
&esp;&esp;矮个靖宁卫仔细查看一番后,将视线放在脚下。
&esp;&esp;他正欲抽刀插入车板缝隙时,后边突然传来骚乱。
&esp;&esp;他用刀查验的动作,霎时停住。
&esp;&esp;探头去看,便见一辆马车车轴断裂。
&esp;&esp;里边一个穿薄衫的女郎,滚进了水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