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(2/2)

&esp;&esp;眼见要动手时,门外小太监传话道:“沈公公觐见!”

&esp;&esp;底下吵闹的阁臣瞬间安静了下来,唯有其中一人,双目冒火的盯着门口。

&esp;&esp;隆庆帝眼睛一亮,不由得坐直了身子。

&esp;&esp;沈之行走进大殿。

&esp;&esp;虽是宦官阉人,看着却气质清如松柏。

&esp;&esp;见沈之行要行礼,隆庆帝摆了摆手:“沈大伴不必多礼了。”

&esp;&esp;沈之行听见,却还是规矩行完了礼。

&esp;&esp;又看向各位阁臣一一问好。

&esp;&esp;与沈晏不同,沈之行面上要和善许多。

&esp;&esp;对如今的沈之行,即便背地里再骂,再誓与阉党不两立,也没人敢当面甩脸子。

&esp;&esp;就是架子摆得最高的老头,也垮着脸随意一拱手。

&esp;&esp;沈之行来了,隆庆帝心里高兴:“大伴,你来得正好!有御史要参阿晏呢,你来处置吧!”

&esp;&esp;他这荒唐的话说完,一撩衣摆就走。

&esp;&esp;行到殿门前却又停下道:“猫儿房添了几只猫丫头,大伴回头记得叫阿晏进宫来瞧瞧。”

&esp;&esp;“也不知这小子在忙些什么,两日没进宫,朕还怪想他。”

&esp;&esp;隆庆帝就这样嘴里嘀咕着,一溜烟跑了,生怕再被殿中的几个老臣缠住。

&esp;&esp;“是,陛下。”

&esp;&esp;沈之行笑着冲皇帝的背影一拱手,随后才站直了身子。

&esp;&esp;笑眯眯对各个老臣道,“各位大人,何事要参我侄子?”

&esp;&esp;“沈公公,沈晏纵是您家子侄,也该有个度,这灌溉水渠关系民生民本,岂是随意可动的?”

&esp;&esp;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冷哼一声。

&esp;&esp;“往日目无法度纲纪则罢了,竟还妄动国本,其心可诛。”

&esp;&esp;这动摇国本的帽子扣得极为险恶,沈之行却依然是那样不紧不慢的模样。

&esp;&esp;这时反倒是另一老者上前道:“林大人,这话好没道理,沈指挥使已经言明,此举牵扯巫蛊诡事,不得以为之,只为守护一方安定,如何有动摇国本一说?”

&esp;&esp;“黄礼,你闭嘴,老夫羞与你同朝为官。”

&esp;&esp;黄礼与沈之行是同乡,能成内阁首辅大学士,自是拜沈之行所赐。

&esp;&esp;林著对无仕人风骨,投靠阉党的黄礼十分鄙视,两人从来不对盘。

&esp;&esp;黄礼却不在乎,都阉党了他还要什么节操,要什么名声!

&esp;&esp;此时皇帝走了,黄礼斗嘴揭短起来肆无忌惮:“林大人,我知道你是为你那女婿赵淮之事气恼,可此事不是赵淮一人过错,你林大人对女儿也是疏于教导啊!”

&esp;&esp;“你莫要胡说八道!”

&esp;&esp;这话就像火星迸进炸药桶,林著瞬间爆炸。

&esp;&esp;从靖宁卫放出的消息,在坊间流传。

&esp;&esp;在有心之人,有计划的带动下,赵淮和赵家虐待错换女儿的故事编出了十八个版本,名声一版更比一版臭。

&esp;&esp;赵淮直接在家闭门谢客,连带姻亲林家也受了很大影响。

&esp;&esp;但林著却很确定,那传言中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