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他笑道:“都是别人送的。其实……宫里头这样的狎具很多,结了对食的,也弄这些,有专门的铺子供货。”他拿起一件:“两边用牛皮带子紧紧地系在腰上,里头也能灌热水封住。他们说,跟真的差不多。”
&esp;&esp;他说得十分认真,并无调笑之意。她也小心地将它拿了起来,放在手里打量了一圈,微笑道:“做得真精致。应该挺好用的。”
&esp;&esp;他很高兴:“喜欢这个?那我练一练。”
&esp;&esp;她笑道:“其实……我也能用。你记不记得……”
&esp;&esp;他猛然站了起来,东西就脱手掉在床上。卢玉贞将它收回原处,笑微微地跟他对视。
&esp;&esp;他慌乱地摇头:“不行不行,一辈子也别想。”站起身来大踏步走了出去。
&esp;&esp;她追了出来,牵着他的手笑道:“那就不要,没什么要紧。”
&esp;&esp;方维叹了口气,没再说什么。忽然胡掌家走了进来,小心翼翼地看了她一眼,她就笑道:“大人,我正好去四娘铺子那里看嫁衣,就不陪你了。”
&esp;&esp;华灯初上,方维坐着轿子到了黄淮的府邸。下人引着他进了书房,他就跪下叩头道:“拜见督公。”
&esp;&esp;黄淮正在书案前埋头写字,摆摆手让他坐了,开门见山地问道:“你刚回来,估计也有些消息了。内官监掌印的事,你怎么看?”
&esp;&esp;方维见他脸色有些急躁,思量了一下,答道:“曹公公资历老,安排到内官监并无不当之处。”
&esp;&esp;黄淮笑了一声,又问:“你在昌平也算是提着脑袋过来的,心里就没有想头?”
&esp;&esp;方维道:“人人都想向上走,小人自然不例外。只是没有胜算,也就罢了。督公原来也说过,我是个小富即安的性子。”
&esp;&esp;黄淮将一支湖笔扔在纸上,墨往里渗透,洇成一团黑色的大洞。“我隐约提了你的名字,圣上模棱两可,说你能干,只是年资尚浅。我想着宁六在广东,山高皇帝远,来不及。原来兴献王府的人,也没什么太合适的。”
&esp;&esp;方维道:“内官监掌木、瓦、石、土等十作,是宫中二十四衙门第一肥缺。宫里想要这个位置的人,有如过江之鲫。陈公公自然不会放手。他到底是司礼监掌印,人事调派,总也越不过去。”
&esp;&esp;黄淮冷笑道:“当日力劝我步步紧逼的是你,如今倒是碰了壁就缩回来了?须知开弓没有回头箭。”
&esp;&esp;方维听他语气不善,斟酌了一下措辞,正色道:“督公莫急,我心里想着,咱们打仗要的是通盘皆胜,这一城一地的得失,不算什么。”
&esp;&esp;黄淮背着手走了走,站在窗前叹了口气道:“咱们倒是把声势做起来了,回头让他摘了果子,实在不甘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