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5章(1/2)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张中铭便趋前两步,叩头道:“门生张中铭,荆州人氏,拜见恩师。”

&esp;&esp;李孚摇摇头道:“我是为国选材,并无师生之论,你不必叫我恩师,你也不是我的门生。”

&esp;&esp;张中铭先是愕然,又有些窘迫地低下头去,江之仪连忙陪笑道:“他年纪虽轻,见识广博,处事果断,是难得的人才。李大人选才有方。”

&esp;&esp;李孚打量了他两眼,又道:“我记得你。你的文章,称得上平实尔雅,裁约就正。说理论事,十分透彻。我将你放在户部观政,果然很好。都起来吧。”

&esp;&esp;他说着说着,便又低声咳嗽起来,这次咳的极深,他颤着手从怀里掏出帕子,方维在旁边,见鲜血印在帕子上,红得显眼。李孚不以为意,将帕子收了起来,神色如常。

&esp;&esp;江之仪道:“这次在驿馆遇见大人,蒙大人教导,也是我们三生有幸。”

&esp;&esp;李孚摇摇头,微笑道:“教导便不敢当。我也该放下了。死去元知万事空,只可惜……”

&esp;&esp;江之仪听得一阵心酸,也禁不住流下泪来,他取出帕子擦了擦,颤着声音道:“大人不必如此。”

&esp;&esp;李孚道:“我本是个举人出身,混得好些,这辈子也不过当个县令。忽然天赐一段奇遇,以议礼起家,数年官至首辅,满朝臣子,无不视我为媚上的奸佞。我为人刚愎自用,不避嫌怨,满朝文武,想是得罪了个干净。只是大丈夫生于世间,也当勇于任事。至于身后名声,知我罪我,其惟春秋罢了。”

&esp;&esp;张中铭忽然道:“李大人,世上庸人极多,成大事者,不必听些禽鸟之音。如今官场风气,多以济私市恩、沽名卖直为要,于时务一无所知。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,天下事无一可为者。”

&esp;&esp;李孚有些意外,看了看他,微笑道:“年轻人,这话倒是很有些见识。”

&esp;&esp;张中铭的话刚出口,觉得自己说冒撞了,便看方维。方维微笑着看他,并不多言。郑祥也睁大了眼睛,仔细听着。

&esp;&esp;李孚望着外头的雨水,像是自言自语:“不求誉,不恤毁,尽公不顾私,不过是第一步罢了。经世致用的务实之学,要天时地利,更要人和。人性,人情……实在太难。”他提了口气,声音也高了些:“若我朝有幸,能有一人通识时变,勇于任事,革除时弊,以一身担当天下安危,救万民于水火,才是国之大幸,民之大幸。只可惜……我怕是此生见不到了。”

&esp;&esp;众人皆默然不语。李孚慢慢站起来,看着江之仪和张中铭,说道:“你们……先学些圆滑隐忍吧。顾全自身,相机而动。”又看着方维道:“方公公辛苦了。此次回宫复命,请代为奏报圣上和娘娘,恩典浩荡,李孚感激不尽。为臣子者,定当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
&esp;&esp;方维躬身道:“李大人放心,小人一定代为奏禀,不负大人所托。”

&esp;&esp;李孚微笑道:“那就好,诸位各自安好,我先到房中歇着了。”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