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陈先生便躬身谢过:“大掌柜谬赞了。”
&esp;&esp;蒋夫人又翻开一本账,指着上面一处,看着他笑道:“只是这进缴结册中,尚有几个月的进项与流水不大对扣。像是盘龙门的时候强行平过的。”
&esp;&esp;陈先生看得清楚,脸色就变了,连忙解释:“大掌柜慧眼。这几个月因以前的东家从账上支了些现银,所以……”
&esp;&esp;蒋夫人沉吟了一会,点头道:“给付现银是一脚帐,四角帐却是要有来有去。好在数目不大,以后便下不为例。”
&esp;&esp;陈先生连连点头道:“您说的是。”
&esp;&esp;蒋夫人笑道:“这几日我还需要盘存,还得陈先生多多帮手。”又向着卢玉贞点点头。
&esp;&esp;卢玉贞便吸了一口气,开口说道:“陈先生在采芝堂干了许多年,也是兢兢业业,以后也辛苦您了。”伸手将托盘中红纸包着的一小块银锭递了过去。
&esp;&esp;陈先生接了过来,低头道:“谢东家的赏。”
&esp;&esp;梁掌柜又叫了伙计和学徒上来。四个伙计走上前齐齐站成一排。各自报了家门,多是京城附近人氏。那个十七八岁的伙计排在最末,自报叫李有禄。
&esp;&esp;蒋夫人便叫了三个人的名字,叫谢东家的赏。
&esp;&esp;李有禄见没有叫他的名字,登时脸色惨白。卢玉贞见状,也茫然地看蒋夫人。
&esp;&esp;蒋夫人摆摆手,卢玉贞就先按一人一吊钱给了赏,几个伙计拿了钱,在旁边站定了,留下李有禄站在当中。
&esp;&esp;梁掌柜见场面有些尴尬,上前解释道:“有禄……也是在店里做了几年,从学徒升的伙计。”
&esp;&esp;蒋夫人却笑道:“这位姓李的伙计,可还认得出我?我三天前来过铺子的。”
&esp;&esp;李有禄看了看她,略有些茫然,正思索之际,蒋夫人笑道:“如今店里的客人,一天也就零零星星几位,我可是买了好几包药粉,你都不记得我,可见做事十分不用心。”
&esp;&esp;李有禄脸色阴晴不定,忽然直直地跪了下去,不断叩头:“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。大掌柜您大人有大量,还请……”
&esp;&esp;蒋夫人淡淡地道:“你认不出我,也就罢了。今日便要开革了你,也让你心服口服。”
&esp;&esp;当下众人皆是一惊,梁掌柜急忙道:“这……大掌柜,今日是新东家的喜日子,既非端午中秋,也非年节,按规矩,就算开革雇员,也……”
&esp;&esp;蒋夫人笑道:“论起规矩,也有大规矩,有小规矩,小的总越不过大的去。他是铺子里专管抓药的,讲究的就是齐眉对戥,手上的斤两务必要精准。我冷眼看着,他可是毛糙的很,不说是一剂一回戥,便是三剂一回戥都做不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