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节(2/2)

&esp;&esp;来人好歹是解元,怎么可能如此白话。

&esp;&esp;一阵哄笑过后,气氛慢慢沉重起来,因为这五字大白话,有种少年人的气盛,以及无比的自信。

&esp;&esp;“倒是有些豪杰气。”有人低声道。

&esp;&esp;“这世上没有真豪杰。”有人故作不屑一顾。

&esp;&esp;一个贵人想起自己惨死的那些亲人,“陛下刚愎,却非雄才之主,否则北方数省,何至于沦落至此。”

&esp;&esp;“大胆。”

&esp;&esp;“慎言。”

&esp;&esp;“妄议陛下,不怕杀头吗?”有人冷笑,脸上有些嘲讽。

&esp;&esp;说话的正是唐解元。

&esp;&esp;虽然观主给了他承诺,可承诺实现,却没说具体时间,他每日在京师的酒楼勾栏里流连,说话时有阴阳怪气。

&esp;&esp;但他也很谨慎,只说陛下的好话,或者维护。

&esp;&esp;可这些内容,听起来就很讽刺。

&esp;&esp;因为陛下全是反着来的。

&esp;&esp;明明是歌颂圣明之语,怎么听着就很“大胆”?

&esp;&esp;众人不敢说,也不敢问。

&esp;&esp;不知不觉间,时间来到傍晚。

&esp;&esp;今日是个晴天,太阳逐渐落下,巨大的阴影覆盖了皇城京师,明月缓缓出现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月光皎洁,如霜雪落在大地上。

&esp;&esp;苍天无情,炼万物为白银。

&esp;&esp;福松和福山不约而同的清醒过来,这是福山钻研出的秘法,正是为了今夜。

&esp;&esp;不过为了以防万一,还是让知善一路跟随。

&esp;&esp;“师父、师叔还有当年内乱惨死的同门们,今天就是为你们报仇雪恨的日子。”福山虽然一心修行,却极为聪慧,联想到老太监算计他的事,自然猜到,这活了差不多一百年的老太监,多半也是当年清福宫内乱的幕后推手。

&esp;&esp;因为那场内乱,太不对劲了。

&esp;&esp;虽然是由长春秘典惹出的祸端,可是要不是丢失了炼神心法,那场内乱,本可以避免发生。

&esp;&esp;“师兄。”福松拍了拍老兄的肩膀。

&esp;&esp;“师弟,这次秘法使用,乃是刺激气血,强行提升咱们的神念,事后必然修为有损,着实对不住你。”福山轻叹一声。

&esp;&esp;“师兄,没什么的。我底子厚呢。”福松拍了拍自己胸脯。

&esp;&esp;周清幽幽来了一句,“大师兄不必担心,我看福松师兄现在的修为,其实属于先天垫底,没啥下降空间。”

&esp;&esp;福松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要不是考虑大战当前,他一定要跟周清好好说道说道,谁特么是先天垫底。

&esp;&esp;不行,退一步越想越气。

&esp;&esp;福松道:“师兄,你别拦我,我今天非得让这小子知道长幼尊卑。”

&esp;&esp;“我刚没说话啊。”

&esp;&esp;空气突然安静下来。

&esp;&esp;福松再也没开口说话,他刚说啥来着,好像忘了。

&esp;&esp;张敬修嘴上说只要入定一个时辰就好了,结果从天明打坐,到夜幕落下才睁开眼。

&esp;&esp;他神完气足,来了一句,

&esp;&esp;“时辰已到。”

&esp;&esp;还没来得及说下一句,周清轻笑一声,“从此以后,我们便是神话。”

&esp;&esp;四大先天,围猎旧时代的老物,断无失手的道理。

&esp;&esp;张敬修本来想说这句的,结果被周清抢了台词,心里嘀咕,“年纪轻轻的,怎么如此气盛。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红墙黄瓦,皇宫大内。

&esp;&esp;这是过去一百五十多年,天下权力的中枢。

&esp;&esp;周清四人,身形融入在夜色里,哪怕最弱的福松,都轻松翻过京师的城墙,跟着前面闲庭信步,却又无声无息地三人,到了红墙之外。

&esp;&esp;四人来到宫禁的正门。

&esp;&esp;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