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可敌国 第427(2/2)

“……”知县们面面相觑,不知道皇帝的葫芦里,卖的什么药。

“道理很简单,天下文武官员林林总总,什么宰相、尚书、布政使、知府……各式官职不下百种,但唯独你们这些知县,被叫做百姓的父母官。”朱元璋便笑道:

“而天下百姓,都是咱的子民。咱子女的祸福命运,可都在你们手里攥着呢,咱见了你们,能不小心么?”

“呵呵……”知县们忙恰如其分的笑起来,不过皇上能把他捧这么高,心里还是蛮受用的。

“所以咱一定要请你们这些老父母吃饭,求你们对咱的子民好一点。”朱元璋说着还真的拱拱手道:

“拜托了,诸位!身为‘老父母’,一定要爱护百姓、为民做主啊!”

“臣等遵旨!”众知县赶忙俯身领命。

“好好,起来。”朱元璋让他们再次起身后,指了指身后的奉天殿道:“但诸位也看到了,这奉天殿地方有限啊,最多能摆上三十桌,坐三百人吃饭。”

“可是你们人数过千,坐不开怎么办?”他装模作样的叹口气道:“只能委屈一部分人,站着吃这顿饭了。”

“啊……”知县们登时呆若木鸡,没想到吃顿饭而已,还能有花样……他们显然太不了解朱老板的整活能力了。

“唉,这样也不行。”朱老板又一脸为难道:“奉天殿地方还是太小了,这么多人站都站不开,还得委屈一些人,站在殿外吃饭了……”

“……”知县们心中,千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。

“那哪些人可以坐,哪些人只能站着呢?哪些人得在外面吃呢?”朱元璋又作势冥思苦想,然后问金台下的老六道:“楚王,你怎么看?”

“儿臣……”老六翻翻白眼,心说我站着看。他鬼精鬼精,宁肯得罪老贼,也不愿得罪天下知县。便道:“建议在东西偏殿设席,地方不够配殿也行。大年初一的,咱家请客吃饭,哪能让客人站着吃……”

“……”知县们感激不尽的望着替他们说话的楚王殿下,心说真是三人成虎,这么好的楚王殿下,被传成什么妖魔鬼怪了?

“你少在这儿装好人!”朱元璋瞪一眼老六,直接无视他的建议道:“咱想到了,就按照你们外察的名次来区分吧!”

于是朱老板决定外察前三百名的知县,殿内坐着吃席。

之后三百名,站在殿内吃席。

剩下的四百来人,则只能站在殿外吃席了……

一时间,奉天殿前一团和气的过年气氛荡然无存,众知县全都陷入了低气压。

那些六百名开外的知县,都快要哭出来了。本以为来吃御宴光宗耀祖,没想到连金銮殿都捞不着进,只能在殿外端着个晚吃。祖宗的脸都要丢光了。

进殿站着吃席的也高兴不起来。他们长这么大,还从没站着吃过饭呢。这要是传回去,肯定要沦为县里笑柄的。

那些得以进殿入席的知县,虽然心里窃喜,但看到同僚一个个都跟死了妈似的,也只能绷着脸,跟同僚共悲伤了。

老六看了都直摇头,大年初一整这活儿,生儿子不怕没屁眼吗?

道同道不同

所谓外察,就是朝廷针对地方官的考察。

天下初定,朱老板对地方上十分不放心,于是规定地方官每年朝觐一次。同时,吏部会同御史台,对其这一年的工作进行考察,最后由皇帝定夺去留升降,故又称朝觐考察。

所以这奉天殿前,才只有一千出头的知县。至于另外两百多位,已经因为外察被定为贪、酷、浮躁、不及、老、病、罢、不谨八类者,分别给予致仕、降调、闲住、为民等处分,没法来吃席了。

幸存的这一千零八位知县,本以为逃过一劫,于是心情轻松的来吃席。

没想到还要再被公开处刑……

老六进殿时,看到那些站在廊下的知县,一个个神情窘迫、束手无措,有人都快要哭出来了。

他忍不住轻声对太子道:“大哥,百里侯不可轻辱,不然受苦的还是百姓。”

“嗯,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太子欣慰的点点头,吩咐宫人道:“这么冷的天,外头饭菜凉的太快。取步幛来,在廊柱下围一圈,给诸位知县挡挡风。”

“是。”宫人不假思索应声而去,丝毫不考虑太子爷的指令,跟上谕有什么冲突。

因为这爷俩的指令经常冲突,宫人们早就形成了一套办事规则,就是以最近的一道指令为准。

如果皇帝先说要往东,太子后说要往西,那么宫人们就往西。

如果皇帝又说还是要往东,宫人们就再往东……要是太子再说往西,宫人们就再往西。

当然要是皇后娘娘说,瞎折腾个屁,老实待着。他们就会乖乖待着,谁下令也不动了……

这就是宫里的生态位了。

所以很快,明黄色的步幛便将殿前廊下围了个严严实实。

这样挡风还在其次,关键是保住了知县们的尊严。这让他们对太子和楚王殿下感激不尽,觉得老朱家还是有好人的……

……

奉天殿内,三十张大桌整齐摆开,桌上菜肴酒水皆备。

三百名外察名次靠前的知县鱼贯入席,在桌边站定。

随后进来的,是三百名外察名次居中,得到‘平常’评价的知县。他们自觉的尽量远离筵席,想要贴着大殿墙壁站定。

金銮殿虽大,一下子挤进来六百多人。再加上皇帝的护卫,伺候的中官,还有光禄寺的官吏,直接塞了个满满当当。所以后进来的官员,还是不得不挨着桌子站。

“坐吧。”待到朱老板在主桌坐定,一声令下,众知县这才谢恩落座,一个个只敢搁四分之一的屁股在杌子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