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天,楚王殿下便‘点到即止’了。
刚见第一面,不好跟人家谈的太具体,那样显得太功利。咱们殿下可是个体面人,要脸。
第二天,楚王殿下一行,又前往位于镇北的珠山御窑厂参观。
珠山其实就是一坐面向镇子的小丘陵,被御窑厂的围墙包围着,从外头都看不到山头。
楚王殿下的车驾,在御窑厂山门外,那根高高的‘宪奉御窑厂头门’大旗前停下来。
一下车,老六就被御窑厂的规模震了一下:“这么大的吗?”
“回殿下,咱们御窑厂的厂区有围墙十里。”督造太监周吉答道:“比浮梁县城还大呢。”
“用得着这么大地方?”老六咋舌道。
“殿下进来就知道了。”周吉赔笑道:“还真是用得着。”
说着躬身想请道:“殿下请进,一边参观,一边听奴婢讲解。”
“好,你头前带路。”朱桢点点头。
周吉便引着殿下一行,进去挂着御窑厂匾额的轩敞大门。
只见门内一条长长的甬道直通仪门,仪门东西两侧街口分设东辕门、西辕门两处牌楼。
因为殿下主要是来逛窑的,所以周吉先介绍了东西辕门后的两个厂区。
“东厂区有二十一作,主要是清窑、龙缸窑、风火窑、色窑等窑房,主要是烧窑的地方;西厂区是二十三个陶务作,有大器作,小器作、仿古作、雕锒作、印作、画作等,是做坯、利坯、施釉、画坯的地方。”
周吉在那如数家珍,朱桢却听得一头雾水。虽然在那里频频点头,目光却有些涣散了。
要不怎么说太监最会伺候人呢?周吉察言观色,马上请殿下按照工序参观生产过程。
殿下果然就来了精神,他最喜欢看手工艺生产了,特解压。可惜不能泡个面,一边吃一边看。
一行人簇拥着殿下来到工棚前,正在忙碌地工人们赶紧跪地磕头。
“告诉他们,不用磕头,该干嘛干嘛。就当本王不存在。”朱桢吩咐一声。
“是。”周吉让工人赶紧起来,像平常一样工作。
然后他介绍道:“这里是淘练作,制瓷所需要的瓷泥,需经淘练,使其精纯。”
“瓷泥是哪来的?”朱桢饶有兴致的问道。
“御窑厂用的瓷石产于两百里外的祁门,坪里、谷口两处山中。”周吉忙答道:“工人用水车将瓷石舂成泥,然后运来这里,再进一步淘练,才能使用。”
朱桢点点头凑上前,便见一个工人将瓷泥放入水缸浸泡,翻搅,使杂质下沉。
另一个工人再将沉淀好的泥浆,用马尾细筛过滤。
第三名工人将过滤后的泥浆,注入过泥匣钵内沉淀,使泥浆稠厚成形。
第四名工人将成型的细瓷石放入匣内,砖压沥水。
最后,第五名工人将淘好的泥土翻练匀实,放到工棚下以备用。
这仅仅只是第一步工序,便已经分工给五名工人,每个工人只干一项。可见景德镇的分工,已经精细到何种程度。
……
然后练好的瓷泥,被送到第二个工棚里,和灰调成浆水。周吉告诉老六,御窑厂用的灰出自一百四十里的乐平县。是用青白石和凤尾草迭垒烧制而成的。
这也就是楚王殿下来参观,而且还是自家的窑厂,不然这种秘方,是绝对不会示人的。
接下来,是匣钵作。
“瓷坯入窑需要洁净,不能沾半点沙灰,故需套入匣钵内烧制。”周吉介绍道:“制匣钵的泥土也是有讲究的,取自位于镇东北的里淳乡和宝石山两地。别处的都不合适。”
倒是一点不藏私。
然后便是圆器拉坯、琢器做坯的车间。圆形的器具可以直接用轮车拉出坯来,十分快捷。
而方形的瓶、尊之类的,棱角之器就只能纯手工打造了。这也是此类器具价格昂贵的原因。
泥坯制好后还有修模、阴干,然后才能送去绘青花。
这一步的分工就更细了,勾线、渲染、打青箍,花鸟禽鱼、人物、写款都各有专职,且按类聚室操作。
然后再经过凿器、制画,蘸釉、吹釉,旋坯、挖足,前前后后经过十几道工序,上百个分工,才能成坯入窑开烧。
前前后后要经过一百多个工人分工合作。跟别的手工业,工匠胡子眉毛一把抓,一个人从头干到尾,完全是两个极端。
也许这就是景德镇能脱颖而出,独霸全国的秘诀所在吧。
大明瓷业总会
参观完生产过程后,周吉请殿下到正衙休息品茗,并观赏烧制好的成品。
因为是御用器具,所以考察团的众人没资格过目。便在周吉手下太监的安排下,到偏厅吃茶。
看着博古架上那些各式各样、精美绝伦的官窑瓷器,朱桢不禁暗叹,这些玩意儿要是能完整保存到后世,随便拎出一件来,都是几千万起步。
其实在眼下也已经很值钱了,周吉告诉朱桢,别看昨天程前吹得玄乎,但民窑和官窑的瓷器根本没法比,那一架子换不了这儿的一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