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第156节(1/2)

来人的声音在空旷的流云殿上一遍遍回荡。

最终穿过镂空的饕餮纹座屏,传到了应长川的耳边。

“启禀陛下,使臣们去了海沣国后,果然发现了江大人口中的那种水稻,”殿上的人滔滔不绝道,“它不但耐旱,可以种在我烁林郡的小丘上,甚至还有着早熟的特点。仔细算来,它的生长周期要比普通水稻短整整二十多天,最多可以做到一年三熟!”

说这番话后,他激动地用双手举起一个长长的木匣:“陛下、江大人请看,这便是海沣稻。”

虽然已拿到稻谷多时,并早早知晓了它的妙处。

但此刻这名来自烁林郡的年轻官员的双手,还是在不住地颤抖着。

作为土生土长的烁林人,饥饿自幼都是徘徊在他心尖的乌云。

然而这一刻,他却依稀见到疾风吹过旷野,拨开阴云透出了第一缕日光……

桑公公赶忙上前无比郑重地接过木匣,用丝绢擦过之后放在了天子的桌案上。

江玉珣忍不住转身看向木匣。

紫檀木制成的木匣内垫满了上好的丝绢,生长在海沣国田地里最不起眼的水稻,就安静地躺在此处。

灿金色的谷穗长而无芒,稻谷粒颗颗饱满。

翠绿色的茎秆粗壮、叶片较窄且挺直,明显要比大周的水稻品种更抗倒伏。

江玉珣不由喃喃道:“真好看……”

烁林郡的官员忍不住吸了吸鼻子:“下官走时郡内稻谷已经开始拔节分蘖,如一棵棵小树生长在田中。想必等回家的时候,就能看到面漫山遍野的金涛了。”

他的目光在这一瞬间变得极其幽深。

似乎已经穿过千万里,看到了远在天边的家乡。

天子也在这时笑了一下,拿起了桌案上的稻谷。

“既然如此,孤未来定要去烁林郡亲眼看看。”

说着,手指便轻轻地从稻穗上抚了过去。

正值盛夏,仙游宫内也多了些许聒噪的蝉鸣。

此刻他本该因耳边的声响而感到不耐烦才对,江玉珣却没来由地从天子的动作中看到了几分温柔。

——这一次应长川并非为了征战、威慑天下而想要去烁林郡,他只是想亲眼看看这片土地再见证一场丰收。

江玉珣的心忽然也随着稻穗一道轻轻地颤了一下。

听了天子的话,烁林郡来人当即兴奋了起来:“此乃烁林郡之荣!”

说完他又不由自主地将视线落到了江玉珣的身上。

晕船的感觉始终徘徊在江玉珣心间。

南巡回京后他本不愿再坐那么久的船,这一瞬竟也忍不住道:“臣也想与陛下一道去。”

海沣稻的生长速度虽然快,但从育种再到推广、丰收,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可此刻江玉珣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烁林郡穰穰满家、稻谷飘香的场景了!

“好,”应长川放下了手中的稻谷,垂眸笑着看向江玉珣,“那便一言为定。”

“一言为定。”

-

那位名叫“管士铭”的木工被江玉珣请到了仙游宫中。

他本想在玄印监驻地见管士铭,但天子却颇感兴趣地把管士铭唤到了流云殿上。

此时已是傍晚,赤红色的晚霞映亮了远天。

如烈焰一般,燃在每个人的眼底。

管士铭所做的半成品体积颇大。

几名内侍官合力才将它搬到了天子面前,同时撤掉座屏。

看到眼前的东西,应长川不由略为好奇地挑了挑眉:“这是何物?”

说着,便缓步走到了殿中央那架巨大的木制品前。

管士铭额头上瞬间冒出一层冷汗:“启…启禀陛下,下,这是楼……”

他不但有些结巴,且话语间还带着浓重的桂凤郡口音。

幸亏桂凤郡离原主所在的兰泽不远,江玉珣这才能勉强能够听懂他在说什么。

“启禀陛下,这便是管先生最近正在做的花楼机。”

见江玉珣听懂了自己的话,管士铭立刻松了一口气:“对,对!”

同在殿上的几名郎官,不由疑惑地看向前方那件半成品。

“花楼机”又名“花机”,是一种可以在纺织物上织出各类提花图案的精密织布机,它的存在直接体现了华夏古代纺织业的最高水平。

最早的“花楼机”由女工发明,在大周立国以前便已问世后又经多次改良。

但总的来说,诞生不久的它还处于比较原始的发展阶段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