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七零新婚夜:甜夫十项全能 第203节(1/2)

在吃完阿华和周老师的喜宴后,小许又请客,不仅带着女朋友上门买了水果和老人家吃的奶粉来,还请他们一家人出去吃饭。

吃完这顿后,海娟又请客吃饭,海娟突然又买了一大堆菜回来,说要感谢这么久以来,他们对她的照顾和帮助,所以又大吃了一顿。

家里有冰箱就是方便,冰镇西瓜,冰镇可乐,汽水,还有雪糕,还有啤酒,晚上他们坐一起,吃的可热闹,阿菊带着她老公也一起来了。

当阿菊和她老公一起来的时候,霍飞宁觉得,阿菊肯定又要请一顿了……

这走不完的人情事往来啊,果然,几日后,阿菊又请了一顿,考虑到霍飞宁和周琛九和老杨一家见面很尴尬,阿菊一家是请他们在外面饭店吃的,霍飞宁家里除了周琛九没去,其他人都去了,海娟又带着两个女儿去了,大家热热闹闹的,去吃的夜宵,吹着夜风,别有一番滋味。

暑假过去三个星期,霍飞宁每天都过的丰富多彩的,每一天都过得特别的快,就是想外婆了。

外婆年纪大了,见一面少一面了,她已经决定寒假回去一趟了,寒假去看外婆,住多几天,外婆身体还硬朗,每天肉蛋奶,都有在吃,她有跟舅舅舅妈通信,小舅舅小舅妈都很好,而且霍飞宁自己也知道,是因为她有出息,在亲戚们看来,她霍飞宁有本事,工作体面,是老师,还是作家,会赚钱,又孝顺外婆,所以,没有人敢轻视外婆。

当你功成名就的时候,你身边就全是好人了,这句话,大概就是这意思。

这句话,在海娟身上,也同样体会到了深刻的感觉。

海娟最近就是赚了不少钱,所以,她娘家也开始对她好了,来往密切。

之前海娟刚刚离婚的时候,无家可归,无路可去,只有霍飞宁和王兰接纳了她,让她住进来,鼓励她做生意,还帮助她离婚,分到了钱,两个女儿也归她了,以及让前夫每个月都得给赡养费,让她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每天都洋溢着笑容,两个女儿也满是笑容,脸上都是阳光自信的神态。

海娟和霍飞宁说,她现在经济条件变好了后,经常会回娘家,给买一些吃的回去,买点菜啊,买衣服给爸妈啊,给弟弟的孩子买衣服买玩具啊什么的,现在娘家人对她可关心可好了。

原来,亲情也是需要用心经营的,也是需要付出的。

虽然很残忍很现实,但确实是这样没错。

:都一样贫

自己条件变好后,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,然后也想通了很多,而且心胸更加的宽阔了,也不爱计较那么多了。

当初离婚,海娟不敢回家,是因为她知道自己一个离婚的,带着两个女儿,回家后也没有好日子过,家里的条件并不好,弟弟又结婚了,那个家已经不是她的家了,嫁出去的女儿,就没有家了。

在婆家,人家当你是外人,在娘家,也当你是外人。

海娟性子还是有点要强的,所以她当时咬紧牙关没有回家,就是因为不想回去后,被弟弟弟媳嫌弃,被父母嫌弃,更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被外公外婆嫌弃。

住一两天可能还好,但是离婚,依旧会受到无数的闲话,妈妈肯定会不停地唠叨她,指责她,问她有什么过不去的坎,非要离婚呢?

当初她提过一次想离婚,就被妈妈骂着回了易培龙家,还骂她敢离婚就当没有她这跟女儿。

他们这里的规矩,就是嫁出去的女儿,不可以在娘家过夜,否则会给娘家人带来霉运的,要被弟弟弟媳,或者是哥嫂,嫌弃死的。

如果要带孩子在娘家过夜,还得给家里的男丁,哥哥或者弟弟,包红包的,即使包了红包,也是要被嫌弃的,因为结了婚的女人就不能能在娘家过夜,要被戳脊梁骨的。

离了婚的,那就更要被戳脊梁骨了。

海娟坐在院子里,跟霍飞宁和王兰说这个规矩,霍飞宁听了直皱眉,王兰停了直接就骂道:“什么狗屁规矩,我女儿也离过婚,不管她结婚还是离婚,她始终都是我的女儿,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,如果说结了婚就是别人家的人了,那我当初为什么要把她生下来?给别人生的?

本来离了婚的女人就够可怜的了,娘家还不给她回去,不帮一把手的话,那她怎么办?什么过年不能在娘家过夜,还平时如果在娘家过夜还得给哥嫂弟媳发红包,我呸!你们这什么都好,就是这些破习俗,看着令人作呕!”

霍飞宁摇头,“陋习,封建陋习,现在可是新社会了啊,这些陋习,不应该还存在了。”

海娟笑:“还是你们那边好啊,要不说你们那边,发展的要更好呢?是吧?你们那里,应该发展的要更好吧?”

霍飞宁摇头,“小九他们那里,发展的确实不错,我也见过他们那里很多女儿带着外孙都住在娘家的,也没有人说什么,而我老家那里的话,其实发展的不好,还没有你们这里好呢,但是我们那边,其实这样的情况要少一点,看家庭,大部分家庭没有这样对女儿的。

我们那边其实还很多过年的时候,直接去女方家过年的呢,或者一年在男方家过,一年在女方家过,而且这几年,我们那边很多都是独生子女,因为政策是这样嘛,然后这些年,大家也不愿意多生孩子,我们那边的人,对生男生女没有那么深的执念。

就好像说,政策规定是哪里都只能一个,但是你看你们这边,偷偷摸摸的,三个四个都要生,为了要儿子,要么把多余的女儿丢掉,要么就不上户口,总之各种办法,还有管的也不那么严,只要不是事业单位里的,那是至少两三个吧,两个都很少,几乎都是三个以上,除非第一第二个都是儿子。

但我们那里条件其实不怎么好的,又不靠海,冬天又特别的冷,又冷又干,根本种不了什么农作物,私企也少,其实很难比得过南方,也可能正因为是这样,才更加的不想多生吧,总之我们那边现在这几年开始,是比较少的了。

之前生的多的,也大都是因为怀了就生了,人多也热闹,都喜欢孩子,女儿儿子都一样的。”

“真好啊,我们这里真的,特别的不好,真的特别的不好,没有儿子的人家,还要被嘲笑呢!嘲笑谁?嘲笑当妈的,家人嘲笑她,外人也嘲笑她,里外都不是人!”

“我们那也有,都有的,就是说没有你们这里这么严重。”王兰说道。

“哪里都有,说实在的,一时半会是很难改掉的,这些根深蒂固的老思想,一直有人在传承,宣扬,还有歧视,这些东西一直在,那这个陋习,就会一直存在。”

哪怕霍飞宁自己来自六十年后,她那个时代比现在好很多了,但还是存在。

“反正我已经想开了,还多亏了兰姐你教我呢,我赚了钱后,有时候就会回娘家,然后给他们买东西,现在他们就都对我可好了。

反正我对他们好,他们会回报我,我妈都开始心疼我了,我真的很开心,我妈现在在勾鞋,说是给诗诗和琪琪冬天穿,还有我的。

她还说到时候给两姐妹一人织一件毛衣呢,我妈织的毛衣可好了,她对我女儿好,我就高兴,我也会对她好。”

“傻丫头,你们是一家人啊,她是你妈,当然会心疼你了,别想太多了,现在日子好过了,以后你的福气还在后头呢,记住,别告诉别人你到底赚了多少钱,一定要给自己留一点底,赚了一百块,你就跟人家说赚了五十,六十,都行,可别都说出去了!并不是所有人都想你好的!

你现在这样不挺好的嘛,自己有钱了自己过的也好,孩子跟着你,也过得好,把钱攒起来,财不外露!”王兰心疼地看着海娟说道。

“还是妈有大智慧,财不外露这个是真的。”霍飞宁说道。

王兰被说的不好意思了,忍不住娇嗔道:“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道理,那能有错吗?你和小九啊,仗着脑子聪明,可别看不起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话,很多都是很有道理的哩,不然为什么流传了几千年,都还适用?”

霍飞宁故意逗婆婆,点头道:“那可不,要不说妈聪明有大智慧呢,连我们历史有几千年都知道,妈你真棒!”

王兰这下是真恼怒了,轻轻打了霍飞宁一下,“又跟小九来学得油嘴滑舌故意笑我!”

“哪有,我这说的都是真心话!小九就不知道了,他那张嘴跟抹了蜜似的,净挑好听的说。”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