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节(2/2)

江南不用闻也知道,因此回道,“火车味儿。”

她在火车上住了五天,确实有味儿了,因此不再闲聊,跟苏丹说了一声,就收拾东西去澡堂洗澡。

洗澡回来,又将床单被套拆洗、晒了,才披散着未干的头发坐在书桌前给大姑和赵瑞写信。

只新舍友对她腌菜味儿换成满室的馨香又有意见了,“好劣质的香味!”

江南被突然打扰了写信的好心情,停下笔,不禁想这张床铺有什么魔咒不成,怎么分配来同学都是这副德性。

她回头,打量了会儿新舍友,笑问道,“知道沪市日化厂的地址吗?”

舍友莫名其妙,皱眉道,“我为什么要知道?”

“你可以写信告诉他们,他们厂子生产的洗发膏和香皂味道太劣质了,熏到了你的鼻子,让他们好好改进一下!”江南一本正经提议道。

那头,苏丹已经笑出了声。

这可是沪市最畅销的洗发膏和香皂,她们宿舍几乎都用的这家厂子生产的产品,不过个人香味取向不同。

江南这月季香皂味儿明明很淡雅,闻起来很舒服。

这新学妹偏要挑刺儿,不过,这两天,她也算基本摸清了这姑娘的性子,见到什么都习惯性挑刺,仿佛她选择的才是最好的,对外国的产品和文化都很是推崇,人倒是简单,没多深的心机,比沈悦之好太多了。

比如当下,明明和江南吵着嘴,见转过身的江南散着长期编辫子呈现大波浪卷的长发、吊带裙露着修长的脖颈和白皙起伏的峰峦,再加上漂亮艳丽的脸蛋儿,像极了港城杂志上的明星,她瞬间惊艳地说不出话来,脸还微微发红,只喃喃回道,“开窗散散味道就好了嘛,做什么说写信提意见那么严重……”

这让江南蓄势待发的攻击瞬间被堵了回来,这算什么,不知道的,还以为她欺负人了!

江南无奈地看向苏丹,苏丹闷笑,冲她摇摇头,无声道,“别跟她一般见识。”

江南只得回过头,继续写信。

第二天,吴慧、徐馨馨和杨玲相继返校,宿舍里仍然播放着那不知从哪儿翻录来的邓丽君专辑,三人跟江南一样稀奇,苏丹介绍了她们认识新舍友,因为不熟悉,几人礼貌问候了几句就过了。

哪知,等三人收拾打理好自己,在宿舍看书的看书、休息的休息,新舍友忍不住开始炫耀起她的收录机,“……这岛国产的收录机是我哥托人给我从南方带的,我说不要,他非带,要不是我喜欢邓丽君的歌儿,我都不想带来,太占地方了!”

江南几人听出她的小心思,都没接话,只有徐馨馨一边看文摘杂志,一边头也不抬直言道,“你喜欢邓丽君,这磁带也不买点儿好的,沈扬学长他们摊子上最次的十块钱三盘那种,音质也比你这好。”

徐馨馨到朋友宿舍欣赏过,还听她们抱怨沈扬学长和他朋友太黑了,拿空白磁带翻录的专辑也卖这么贵,如今看来,贵还是有贵的道理,同样是翻录,质量是有差别的。

徐馨馨的无心之语,可就让新舍友不服气了,站起身,洋洋说这是她哥给她从哪儿哪儿带回来的正版云云,和徐馨馨辩驳起来。

苏丹见状,闭眼揉了揉太阳穴,江南和身旁的吴慧笑得停不下来,反倒是杨玲一直盯着新舍友,若有所思。

两人正吵着,有人在门口敲门,是邓芳芳,来找江南和杨玲。

徐馨馨和新舍友阮如安这才停了下来,两人各哼一声,谁也不理谁。

江南起身给邓芳芳搬凳子倒水,邓芳芳却摆手拒绝,“我不坐了,就跟你们问两句话就走。”

江南点头,只见她递过来一份稿子,解释道,“你们报纸和校外的报社有联系是吧?能不能帮我找关系把这篇文章报道出去。”

江南翻开一瞧,是邓芳芳写的,质问有关部门个体劳动的定义到底是什么,具体政策什么时候下发,为什么国家支持个体经济,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仍然在打击他们。

江南没看完,一看开头言辞激烈,就知道出事了,忙问邓芳芳。

邓芳芳捂了捂眼睛,才道,“在你们报纸上打了广告后,生意好了很多,我妈和妹妹都很高兴,学校放假后,学校没生意,我们就在家附近摆,招了人眼,被举报了,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一来,把我家的摊子没收了,我爸也因为这事儿被工厂被开除了,我找人找单位申诉、解释都没能把摊子要回来,

所幸没没收我们这些日子赚的钱,我家还可以从头再来。

别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,有个卖针头线脑的大嫂,货都是交一半定金赊来的,三天两头被没收,还不起货款,跳江了,人倒是救上了,但是肺部感染,本来就是家境困难才做个体户,如今又要花钱治病,更艰难了,

放假这一个多月,我到处投这篇文章,但都没得到回应,只能找你们帮忙看看。”

其实,她家的情况远没有她说的这么轻描淡写,父亲被开除后,每日在家责骂她害了家里,母亲和妹妹对于摆摊也生了畏惧之心,说什么也不愿再做了。

她没办法,只能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,不然她家就要饿死了。

还有千千万万如那位跳江大嫂家一般的家庭,他们明明在做国家允许的事情,为什么就这么费力,她不愿再看到这样的悲剧。

邓芳芳淡笑望着江南,补充道,“不成也没关系。”毕竟相关部门、每家知名报社她都找过、试过了,找到江南她们不过是广撒网而已。

江南告诉邓芳芳,“政策可能明年就下来了……”

她记得明年就可以注册工商营业执照了。

“可我们等不到明年了!”

邓芳芳打断她道,不管是邓家,还是那位大嫂家,没有旱涝保收的工作,又被盯上,什么都做不了,他们要断粮了。

“我的目的也不说非要明确的政策,我只想让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能分清什么是个体经济、什么是投机倒把,不要混为一谈,让我们暂时度过这个危机就可以。”

江南沉默了一瞬,应道,“那我就帮你试试,但不保证结果。”

她大概弄明白了,这是政策没有落在纸上,下面的执行部门仍在循旧例办事产生的矛盾,如果是相关部门问题,报社可能会有顾忌,不一定会帮忙。

邓芳芳笑道,“行,谢谢了,有你这句话就行。”

她说完,就告辞走了。

杨玲看着她的背影远去,欲言又止,只问江南,“找郝主编吗?”

江南点点头,“我去打个电话。”

说着就去了传达室,排了十多分钟队,给郝玫打了电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