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章(2/2)

张长瑜正一肚子的苦闷,铺子的事他原本想找三哥帮忙,可大哥提前打了招呼,三哥那边轻易不松口,若想攻破他,得花好一番功夫,这儿瞧见了宁澜如此自在,急地扑过去把盘中的秋海棠都挑出来,塞嘴里了。

“我的小少爷,你也不怕噎着,”这个节骨眼宁澜也不敢笑出声,只能憋着,赶紧给张长瑜倒了一杯茶让他喝下去顺顺。

“再、再来一杯,”张长瑜艰难地吞咽一口,上牙颌和腮帮子上仍黏着许多果肉,说话都不甚清楚。

又隔了几日张九如散了衙回来,吃完饭拿出了几张皱巴巴的纸在烛光下看,宁澜好奇问道,“这是什么?”

“长远让长瑜写的计划书。”

“怎么皱巴巴的?”

“为了不让旁人知晓,长瑜半夜偷偷写的。”

宁澜便把前几日张长瑜来过的事情说了一遍,“你家里又不准备让他往官场上走,怎么开个铺子你还叫他偷偷摸摸的。”

张九如温声解释道,“长瑜是个张扬的性子,一时兴致上来总口无遮拦,这一点不管他日后做什么都容易被人抓住小辫子,因此我才借这件事磨练磨练他。”

张九如父亲虽还健在,但大宅门里面子女多,张父总有顾及不到的时候,张九如作为长兄,必得多操心了,尤其张长瑜是他的嫡亲弟弟,血缘上就亲近很多。

张长瑜费尽心思把张长远磨下来后,有张长远的帮忙,铺子的进程就快了很多,如今铺子已经定下,开始着手装修了。

张长瑜也总算开窍了,通过宁澜,把阿南当作管事聘了过去,现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阿南替他盯着。

宁澜这边则在制定菜谱,州城的菜样上添添减减,去掉两样拿到经历不显眼的,加了一道艾窝窝。

艾窝窝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绝之一,历史悠久,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在 《酌中志》中说:“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,丸而馅之为窝窝,即古之’不落夹’是也。”

艾窝窝是拿圆粒糯米做的,浸泡至能拿手搓烂的程度,滤去水分,上锅蒸熟,熟了之后倒入少量白开水,关火焖至糯米把水分都吸收。

蒸糯米的时候正好准备馅料,现代艾窝窝的馅料很多,什么山药枸杞、红豆沙的,宁澜只准备做传统的什锦馅。

芝麻、核桃碎炒香,冬瓜糖、糖渍橘皮、腌渍青梅、山楂糕切碎,加入白糖、少量香油拌匀,最后拌入一点桂花蜜。

吃透水分的糯米顺着一个方向搅至起黏,案板上洒一层熟粉,将糯米搓成长条,分出等量的小剂子,按成饺子皮大小,包入两勺什锦馅,收紧口,整理成圆形,顶端点缀一小块儿橙色的渍橘皮,一个个软糯香甜的艾窝窝就做好了。

宁澜正做艾窝窝的时候,王夫人着人送来几个饱满清脆的西瓜。

这西瓜产自大兴府,享有盛名,皮薄,瓤红,汁水又甜又多。西瓜来的正是时候,给了宁澜一个灵感,他可以再做一道“西瓜酪”,添到菜单上。

西瓜酪是老北京特色消暑美食,原来没有空调的时候,街边小店只有个楞个楞的老式风扇,坐在不知年代几何的木桌椅上,吹着不知道是凉是热的风,吃上一碗冰凉凉的西瓜酪再舒爽不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