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时节粽子香(1/2)

“烧肉粽,烧肉粽”小时候爱唱这首闽南语歌。如今,端午节又到了,家里又该绑“烧肉粽”了。

母亲绑粽子的时候,还是困难时期,因此她做的粽子,多半是没有肉的糯米棕子!将泡过水的糯米,加入些许盐巴,然后放入油锅中伴炒一下,再用粽叶包扎好,放入水中烧煮。尽管如此,在当时依然是一种十分可口的美味。

到了妻绑粽子的时候,除了该有的糯米,那些佐料就丰厚多了。有肉,有海蛎干;有鸡蛋,有香菇等等。妻先把这些佐料煮个半熟,再用同样的方法,将浸泡过的糯米加盐,放入油锅中伴炒,然后再用粽叶包扎好,放入水中烧煮。这才是真正的“烧肉粽”香、甜、粘;入口油滑,熟烂适中,真可谓人间美味啊!

肉粽烧熟,远远就能闻到各种佐料和粽叶混合的香味,那味道真是个好。所以后来生活条件好了,有了肉粽之后,米粽也就逊色了,再也没人吃没人做了。

在闽南,绑烧肉粽并非只有端午时节才有。但只逢年过节,都可以绑一些肉粽,烧香敬神用。因为肉粽好吃,加之外面有一层粽叶包裹着,不管在什么时节,存放的时间都相对较长一些,不易变质馊坏。

闽南人把包粽子的大竹叶叫做“粽叶”是采自内山里大叶竹的竹叶。山里人把这种竹叶采集晒干后,捆绑成50片大小的一捆,放到集市里去卖。绑粽子的时候,妇女们先把粽叶解开,放入水中浸泡,然后再放入开水中烧煮。这样做的目的,是让这些粽叶在开水中清洁软化,并从原来枯干的黄色中,回归到原有的墨绿色泽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