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/2)

但是, 当他们真正品尝到“冬来”后,几乎每个人都被它折服了。

酸甜的红果与醇苦的咖啡奇妙地融汇在一起,没有哪一种味道压过了另一种, 仿佛它们天生一对。

只可惜“冬来”产能有限,即使韩峋晚上回家加班熬制山楂果酱, 也没法让每位客人都喝到。

韩峋十分无奈:他开咖啡店是为了打发时间, 研发“冬来”纯属灵光一现, 参加圣诞集市只是想要找借口和陈咚一起创造回忆……结果阴错阳差, 钱从四面八方进入他的口袋。

好简单,赚钱真是好简单。

哦对了, 韩峋除了每天都要重复做同一种咖啡以外,还有另一个问题亟待解决。

“你们咖啡店叫什么名字?”

——几乎每个客人都要这么问。

“暂时没有名字。”

——几乎每次韩峋都这么回答。

咖啡店确实没名字,开业半年, 店头还是空荡荡,订做的外卖咖啡杯上只印了一个孤零零的键盘帽图案。

常来店里坐坐的老顾客会叫他们“小学斜对面的咖啡店”“公园后门的咖啡店”“小韩和小陈的那家咖啡店”……或者干脆叫“咖啡店”。

开店前,柴骏拍着胸脯说自己人脉广,可以帮韩峋搞定营业执照, 于是韩峋就全权交给他处理。

等到营业执照审批下来,韩峋才发现柴骏给这家店注册为“【不想当咖啡师的程序员不是好老板】个体餐饮店”。

个体餐饮店的法人代表韩峋先生:“……”

这么长的名字肯定不能挂在招牌上, 韩峋也不着急,打算慢慢想。

结果这么一拖,就拖了半年。

这天,韩峋和陈咚一大早就到了摊位,摊位前的顾客排成长队,宛如一群急不可耐的雏鸟,而韩峋和陈咚就是两只新手鸟爸爸和鸟妈妈。只是这群雏鸟不吃虫子,只吃咖啡豆。

鸟爸爸负责做咖啡,鸟妈妈负责收银。

时间一分分过去,等待投喂的雏鸟队伍一寸寸缩短,鸟妈妈提醒后面排队的顾客:“不好意思,今天的‘冬来’原料只能再做五杯了!”

这话一出,很多排在后面的顾客只能遗憾离队,排在队伍前的五名顾客则表情欣喜。

就在此时,一位原本站在队尾的顾客离开队伍,直奔队头,去找排在最前方的五名顾客,嘀嘀咕咕交涉一番。

陈咚竖起耳朵听,原来那位队尾的顾客想要花钱“买”位置!一百不行就两百,两百不行就三百……

在这样的金钱诱惑下,真的有一位顾客放弃排队,把位置让给了后面的人。

陈咚心情复杂:一方面,他开心于“冬来”受人喜欢,有人愿意花几百块钱买一个喝咖啡的位置;另一方面,“冬来”原价才二十多,这人要是直接把几百块给韩峋,都足够喝咖啡喝成巨人观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