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藏局 第1162节(1/2)

刘会长再拿出了一种草药,让大家嚼了。

嚼完之后。

我们就像吃了强力解酒药,很快就恢复了正常。

刘会长拿出了飞猫猴送给他的东西,仔细地端详起来。

“竟然是骨贝!”

我们赶忙过去看,虽然外表黑乎乎的,但能看出来确实是几枚骨贝,上面还有粗糙的穿孔,应该是古人用来系绳子的。

熟悉货币发展史的人都知道,货币经历了三个阶段,一是自然货币,贝币、盐币、兽皮(布)币等,二是金属货币,金银铜铁等铸造币,三是纸币,交子、会子、纸币等。

贝币属于最古老的一种交易工具,以“朋”为计算单位,五贝为一串,两串为一朋。

可贝壳类的东西,一般是海岸线才有,内陆比较少,为此,聪明的古人发明了一种“骨贝”。

所谓骨贝,就是将骨头磨制成贝壳的形状,用来交易。

刘会长摇着扇子,兴奋地说:“《说文·贝部》中有‘古者货贝而宝龟,周而有泉,至秦废贝行钱’,骨贝是咱们最早的货币,出现的时间约四千年前,也就是夏朝,直到秦统一六国之后,贝币才逐渐废除。”

“这足以证明,巫文化遗存的年代,至少是在夏或夏之前!此前我们分析,巫之巢有日月恒辉的神墓,古墓的建设年代与之巫文化遗存理应在同一时期,甚至要比巫文化遗存还要早一些!诸位,我们接下来可能要到达最久远璀璨文明的核心,当真可喜可贺!”

夏禧沉吟半晌,指着那些骨贝说:“我却没那么乐观。”

焚烧坑

刘会长反问道:“夏兄,莫非你认为刘某的年代断定有误?”

夏禧回道:“没有。”

刘会长再问:“那你刚才的话所指何意?”

夏禧说:“你断代的结论我赞同,但我看你说大家要进入最久远璀璨文明的核心,这话有点言之过早了。刚才我们经过十二祖巫的残垣断壁之时,里面的东西几乎全是黑乎乎的,很明显经过了大规模烈火的焚烧,包括你手中的骨贝,也属于焚烧之后的残留。”

“老刘,想必你比我更清楚,古遗址一般分为三大类,墓葬坑、祭祀坑、焚烧坑。墓葬坑和祭祀坑一般能发现诸多文明遗存,但是一遇见焚烧坑,里面的东西很多都是毁灭性的。巫文化遗存既然是焚烧坑,我感觉接下来我们进入的很有可能不是古墓,也是一个更大型的焚烧遗址。”

刘会长:“……”

不是刘会长不如夏禧专业。

而是这货被刚才巫文化遗存的年代给冲昏了头脑。

陆岑音点了点头:“我的预感也不大好。整个巫文化遗存,除了那些柱子尚残留,其它的东西几乎损失殆尽,而且断墙根下面的涂鸦,好像被人故意擦去了痕迹,再用火烧,古人应该是为了掩盖什么秘密。”

刘会长问:“万一……这片巫文化遗存建筑,与后面的古墓关系不大呢?”

他还是不大死心。

我说道:“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。一来,当年千影前辈之言,曾明确表示日月恒辉的古墓就处于巫之巢,两者是相依而存的。二来,自从我们上了兰朵雪山,从来没有见到过大规模的人工建筑,在即将到达古墓时却出现了巫文化遗存,你要硬说它与后面古墓没关系,不觉得牵强吗?”

刘会长被我们一连泼了好几盆凉水,情绪明显烦躁起来,不断地晃动手中的扇子,来回踱步,末了,他将扇子一合,问道:“诸位,休息够了吗?不管古墓到底是什么,必须要亲眼见了才知道,我觉得现在不要讨论,一门心思往前为要!”

我点了点头:“走!”

大家继续往前面走去。

周围杂草丛生,再也没有了之前高大的树木,倒是有很多蔓藤,常常缠扰我们的双腿,很不好走。

我们一边走一边用工具在前面开路。

走过那片蔓藤地之后。

突然变得光秃秃的,连一根草都见不到。

脚下全是红褐色的泥土,远远看起来就像血一样。

刘会长捏起泥土搓揉了两下,皱眉道:“红土一般分布在赣、湘以及闽地,这种高山气候,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红土?”

夏禧说:“老刘,红土你就先别关注了。苏子之前在拉格洞,还见到过带血的岩石,溶洞里还有变化的四季气候,此处出现任何自然现象都不奇怪。”

“你应该想一下,为什么前面草灌蔓藤茂密,而这里却光秃秃的?”

刘会长反问:“夏兄,你有什么想法?”

夏禧回道:“我的想法是,马上就要到古墓了,这片区域会不会进行过什么特殊的处理,故意让它草木不长?”

刘会长瞪大了眼睛:“对啊!我怎么没想到呢?”

夏禧说:“我猜测大概两个原因,要么是天上单独对这片区域专门下类似硫酸雨的东西,要么是地下作了某种特殊的处理。老刘,要挖一下看看吗?”

刘会长说:“那必须要!既然来了,不能放过任何一寸疑点。”

我也没反对。

反正已经到这里了。

一切都不急了。

众人开始利用茶马商人遗留下来的工具,找了一片看起来比较容易开挖的地块,动起手来。

夏禧本来叼一根草在旁边看,但估计他看我们挖地不专业,将草给吐了,抢过了我手中的铁铲:“就你们这样挖,累死都打不了多深的洞,走开!”

他吐了口唾沫在手中,搓揉匀,握着铲子,采取一种略微带旋转的古怪姿势下铲。

我相信了一句话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