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藏局 第362节(1/2)

关键是旁边那位赤膊赤脚醉酒踏水伴奏之人。

唐代气象万千,文化独具魅力,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踏歌而行的舞蹈形式,主要表现为顿足踏歌、拍手相合。

这种舞蹈,可以一群人联袂踏歌舞,也可单人踏歌而舞。

李白一首著名诗《赠汪伦》之中,曾写到“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”,描述的就是这种踏歌而舞的场景。

图案标识完全契合唐代生活的场景。

而最后一点技,唐代铁器铸造世界领先,一般均采用“油蜡制模”技术,也就是实心浇筑,需要大量铁水,这种技术所浇筑出来的铁器,沉重、浑厚、大气。

有些读者可能小学时曾学过一篇课文叫做《捞铁牛》。

文中那具震撼世人的黄河大铁牛,就是唐代油蜡制模技术铸造铁器的典范。

这铁匣子属于典型的油蜡制模成品。

前面曾有过推断。

焦尾琴为东汉蔡邕而制,齐明帝时期出现一次,唐时被李淳风作为四大神器之一,授予了苏家先师,从此在世间消失。

而现在这具铁琴匣具备唐代琴匣的特征。

足以证明。

里面装有苏家神器焦尾琴!

沐风栉雨

溶洞里面。

除了几个人正用一种古怪的小型机器在钻洞。

其它人全围着汉白玉石台的铁琴匣观看。

但他们却并没有打开铁琴匣。

几位鉴师和考古专家模样的人神情显得意犹未尽,嘴里啧啧称奇。

“流水抚琴、踏歌而和,大唐风韵尽显!不说里面的宝贝,单就这外面的唐代铁琴匣,就足以让人惊叹!”

“确实!铁绣已凝结成绣饭,当时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浇筑。”

“若能一睹里面宝物的真容,当真毕生无憾!”

“……”

朝天鼻冷哼了一声,说道:“我说哥几个,东西整体运出去,若你们有眼缘,上面自然会让你们去鉴定,现在就别打这主意了!”

鉴师和考古专家闻言,神情均露出不无遗憾之色。

朝天鼻继续说道:“我还是要再次提醒各位,上面下了封口令,今日之事,若敢泄露半个字出去,唯有一死!”

他在讲这话之时。

眼神中抹过一丝无比浓烈的杀意。

我完全有理由相信。

这些人一出去就会被老司理给废掉。

马面保镖转头问几位钻孔人:“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孔出去?!”

一位正费劲巴拉钻孔的人回道:“马上可开!”

话音刚落。

“咔嚓”一声响动。

墓室内尘土飞扬。

溶洞被机器硬生生地钻出了一道大口子。

旁边有人拿着铁锤往口子的边缘狠砸了几下。

一漏百漏!

可以供两人进出的洞口呈现。

外面的风雨顿时倒灌进来。

原本沉闷无比的石包山棺椁内部,立马传来了阵阵凉意。

朝天鼻见状,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一般,立马起身,高声喝道:“起宝!”

几位盗墓贼闻言,迅速走了过去。

一位拿着阴阳勾,勾住了铁琴匣的底部。

一位手中拿了绳子、小龙杠,打算等同伴勾起铁琴匣之后用绳子给绑住抬走。

形式有一点像抬棺材。

这是不损害里面宝物最稳妥的运宝办法。

我瞅着那两人宽的洞口。

脑海迅速形成了一个计划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