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他踢蹴鞠之英姿(2/2)

“嘘,嘘——好好看球。”钱舅妈嘴上这么说着,自己却已经没了看球的兴致。

好好的蹴鞠,这些人都来凑什么热闹,整个场子就该圈起来,只让二郎一个人在里头踢才是。

凝神片刻,钱舅妈心中又有了个主意。

“我先去更衣,看完赛你到园子里找我,不懂路你就问小丫鬟。”钱舅妈说罢就撇下了臻臻。

园子那头人最多的一角,是一众富家公子哥与姑娘们正在比试飞花令,每局胜出者可获得些钗环首饰什么的。臻臻经过时瞧了瞧,倒没有参与欲。

她幼时在县衙设的私塾上学,成绩便不出众,到了京城这佼佼者之地,更不妄想出头。只是不知,文逸读书如何?听说他在道观长大,那么读书认字也在道观里?由谁教呢?

到了一棵树下,只见红火火的树枝上挂的都是些诗文,都是不同人的字迹,像寺庙里求愿似的。臻臻踮起脚,翻开些来看,看到一句,不禁念出声:

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

“——你可知这首诗的前一句?”身后传来一道男声。

是一个读书人打扮的年轻男子,打着折扇款款而来,面上露出很深的笑容。

他向臻臻行平辈礼,臻臻还礼。他又问一遍。臻臻道:“知道。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”

“既是忆往昔来衬托此情此景之悲伤,姑娘为何还喜欢这句诗呢?”

臻臻瞧他不像王府里的贵人,便肯定是外头来的文人秀才,定也不认识自己。便淡淡道:“我年幼时有一场极其热闹的元宵灯会,那年,满大街满河畔都是花灯,照得跟白天似的,人潮汹涌,史无空前的热闹。我家与伯父家约定天黑关了铺子便一起逛灯会,谁知才走出来,两家就在桥上相遇了。这样热闹的时节,后来不再有过了。我也是过了很久才知,原来那年恰是端亲王巡视八省,路过我家乡,官员豪绅专程为他设的。”

“盛况难得一遇,心境也如此。能让姑娘念念不忘的,定是桥上与家人相遇时的喜悦吧。敢问姑娘,是何方人士?”那男子问道。

“我从青州来。”

“青州,你该不会是明国府的……”

“不是。”臻臻一口否认,侧过了身子。

“都说明国府来了位表小姐,正是青州人士,要与他家二公子定亲呢。姑娘当真不是?”

“自然……能与国公府公子婚配的,定是国色天香,窈窕淑女,我怎么能是呢?”

“姑娘何须自谦,以姑娘花容月貌——”

“郭锐!”

不知打哪来的一声响,把那男子惊得鸵鸟般缩了缩头。

“你个混账,离她远点!”

“表哥?”臻臻诧异。

作者有话说:

世子家的林姨娘,名声响当当的,尽在——《碧好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