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/2)

穷成这样了,时鹤春给他留的那些银子,秦照尘还不肯动。

时鹤春当初假托“秦王府旧库”,一共也就埋下去了五十两银子……是当初科举的钱没花完。

时鹤春本来想着,哪天挖出来,逗秦小世子开心的。

谁知道本朝的清流砥柱能穷得这么惊天动地,一个暖炉都买不起。

……

足足五十两雪花银。

五十两啊。

可把大理寺卿厉害坏了。

知道了下江南少说要三千两, 大理寺卿回家的路上,说的话就少了很多。

孤魂兄于心不忍,给他写:走过去也行。

盘缠实在不够, 照尘和尚其实还可以化缘。

一路化缘, 慢慢走过去, 或许心里也会慢慢变得好受。

佛法是渡人的, 当初小和尚这么教时小施主, 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
孤魂:这个花的钱少。

秦照尘回过神,笑了笑, 摇摇头:“在下……没在想这个。”

他并不真为银子发愁。

时鹤春已经不需要那个暖炉,不必买了。那么除了府上人生计口粮, 就没什么地方,还非得要银子。

至于江南,就像孤魂说的, 一路走过去也没什么不行, 要走的不过是条江南路。

路而已。

这世上最艰难的路, 他和时鹤春也走过,走到了头。

秦照尘也没在想佛法。

虽说有些时候, 照尘和尚也会忍不住想,倘若他不还俗、不回秦王府, 不硬要踏入这条红尘道, 此后的世事会是什么样……

或许时鹤春不必护着他, 就做个寻常的、不高不低的佞臣……也或许时鹤春当官当腻了, 发现原来花天酒地也没意思, 就跑去江南当富家翁。

时鹤春是一定很会挣钱的,到时候一定也比做和尚的有钱的多。

在江南烟雨里当了富家翁的时施主, 一定也看不下去疾苦,忍不住施粥救人。

救了人以后,又要把由头往他身上甩,说是和尚念经念得头疼,说这些粥铺是秦大师父慈悲为怀讨来的。

……

每每有这样的念头,秦照尘就会放下手里的事,多想一阵。

他对时鹤春太过熟悉,风采举止历历在目,不消太费功夫,就能想出那该是多潇洒恣意的一只灵鹤,在烟雨亭台间自在逍遥。

这在佛法中,算是我执未破,算是妄念深重。

所以秦照尘也只有太想喝那壶酒的时候,才允许自己想一会儿,然后把酒放回去,继续做该做的事。

如今该做的事,差不多算是做完了,秦照尘不想再管佛法,也不想再做大理寺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