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/2)

林氏对着半空中拜了又拜,还命丫鬟奉了香案过来,又如同当初苏景文科举时那般,不管是道家还是佛家,轮流都要拜一拜,反正总归是有管用的。

苏糖在旁边目睹这一切,也趁机提议道:“听说不少流民都在往外迁移,已经有一些赶到京城这边了,咱们侯府不如在城外设一些粥棚,每日施两顿粥,好歹让那些灾民混个肚饱,都不容易,不至于活活饿死,也算是给哥哥祈福了。”

说着,心内还道:

【好在京城治安好,前世也没出过什么乱子,倒是不用担心安全问题。】

【其他地方就没这个好运了,说起来,嫂嫂和小侄子运气真不错。可能这就是娘平日里多做善事的好报吧。】

【既然如此,那就多做一些吧,也算是对我无法出言提醒这件事的一种赎罪了。】

花厅里的众人听着苏糖的心声,心里那是七上八下的。

一忽儿为京城未曾出乱子高兴,一忽儿又为所谓的赎罪言论,泛起丝丝的心疼。

其实,你已经提醒了很多了。

众人心道。

既然是苏糖的愿望,况且,苏家人原本就有帮助那些灾民的打算,对这个提议自然不会推辞,很快就应下来了。

一应东西也好准备,况且城里早有人有这个打算,外头粥棚都设好了,他们苏家也不算出头,故而,第二日侯府施粥的摊子便摆在了城外。

因这会儿抵达京城的流民还不算多,许多流民甚至能在城中找到亲人,再加上侯府还特意派了府兵维持秩序,因而施粥这几日,粥棚那边倒是没出什么岔子。

偶尔的,苏糖还会跟着林氏一起,往城外的摊子处看看状况。

这一日,苏糖照常跟着母亲嫂嫂往城外帮忙,只是才刚到地方,却猝不及防目睹了一场争执。

一对流民夫妇拉扯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,那女孩应是饿狠了,没什么力气,却死死拽着一旁的树干不肯跟他们走。

而在中年夫妇旁边,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正死命掰扯着夫妇俩的手,脸都憋成了紫红色,想要将小女孩从两人手里解救出来。

可这男孩同样瘦弱不堪, 脸部因为长时间的饥饿,甚至有些微微的浮肿。那两夫妇又吃的中气十足,很快便将他甩到了一旁, 转而舔着一张笑脸, 跟一旁的人牙子攀谈起来。

苏糖却一眼就认出这男孩是谁。

【果然是他!】

心内一声惊呼, 加之苏糖的目光又一直盯着那边看, 很快便将林氏婆媳俩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。

顺着苏糖的视线看过去, 几人的争执也瞬间落入两人的眼里。

只一眼,两人便看出其中发生了什么,更不要说还有几个流民在旁指指点点, 将几人的身份大概透露了出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