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熹·花下少年应笑我2(1/2)

“所以,什么是眼子货色?”

只有夜晚来临的时候,赵熹才会显现出一些与兄弟们不同的地方。

对于自己的身体,他总是很懵懂,生活中缺少别的参照。

三岁那年的夏天,他跟着母亲到乔贵妃阁子中去做客,天热极了,披香阁里响起一阵阵尖叫声,浑身打满泡沫、赤裸裸的五哥赵炳从一堆宫女内侍手里挣脱出来,大喊:“我不要洗澡!不要剃头!”

他一向很厌倦洗澡,大家都说他是宫里最顽皮的皇子。

赵熹牵着妈妈的手,无意间看见了兄长的下体,那一瞬间他愣住了。回去以后,他头一次问母亲:“五哥和小九不一样哦?他没有这个。”他指一指自己的下体,那里除了男子的性器官以外,竟然还有女性的蒂花。

韦氏告诉他:“是的。”并且告诉他:“小九和别人不一样,所以,不能告诉别人,也不能给别人看。只有爹爹和姐姐知道。这是一个秘密。”

赵熹似懂非懂地点头,他只感觉到母亲低落极了,但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任何的不同,如果非说要有的话,就是他身边服侍的人少很多,并不是说他的待遇差,而是他们都接触不到他,只能干一些最外围的活计。

他一切贴身的事都由贴身的内侍张去为、康履,还有母亲三个人来照管,洗澡这件事情更是母亲亲力亲为。

张去为和康履的身体少了一点东西,他的身体多了一点东西,大概老天就是这样乱馈赠人,胡乱增添减少,赵熹认为自己想的很有道理。

他的发辫被解开,用一根簪子盘在头顶,坐在澡桶中心,韦氏正在给他浇水洗澡的手忽然停顿了:“你不知道颜子货色什么意思吗?”

赵熹很理所当然:“不知道呀!”但他告诉母亲:“不过,肯定不是什么好话。”

韦氏看向浴桶里静静坐着的儿子,这个孩子只有六岁,然而却非常聪明,对人情有着敏感的直觉,在那一瞬间,她决定把他当成大人来对待。

她把儿子洗净,擦干,给他穿上小睡袍,她盘腿坐在床上,赵熹站在床上,过了一会儿,她把赵熹抱在怀里:“从宫里出去一直往西走,有一个颜家巷,那里是专门卖盗版漆具,专把外头的好物件拿来仿制,可质量又很差,因此大家伙管假冒伪劣的东西都叫做颜子货色。”

赵熹在母亲怀里眨眨眼睛,他意识到自己和母亲被羞辱了:“她们是说,咱们假冒伪劣,是坏东西?”他想起俯首在自己,准确来说是俯首在父亲面前的乌泱泱头颅,他是皇子,他的父亲是皇帝,他的母亲是皇妃,他的整个家庭都在天上,岂能容忍置喙?

不满也随之诞生:“她们这样说咱们,爹爹为什么只把她们赶出宫去就完了?”

韦氏吃了一惊,她感觉到儿子的不满:“只?”她想儿子意识不到这个惩罚有多重:“在宫里,她们是你乔姐姐的人,每天只需要干些轻省的活计,甚至还可以读书、写字,但到了宫外就什么都没有了,只能坐吃山空。运气好的,还有家人愿意养她们,运气不好的,就要被卖到别的地方去,可天底下哪有比宫里更舒服的地方?”

赵熹从母亲怀里挣脱出来,很认真地说:“也就是说,因为咱们的缘故,爹爹把她们赶了出去,让她们的日子难过了,是么?那这样她们只会更恨咱们,在外面说咱们的坏话,如果我知道爹爹是这么罚她们的,我就不说了,宁可她们在乔姐姐的阁子里憋着坏。”

韦氏一时之间沉默了,过了一会儿,她问赵熹:“那如果今天你是你爹爹,要怎么做?”

赵熹想了一会儿,摇摇头,说:“我不知道。但,我觉得爹爹这个做法不好,要么不罚,要么就罚到底,轻不轻重不重的,只会让别人恨。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他们永远不说我们的坏话?”

斩草除根。

一个成语忽然出现在韦氏的脑海里面,赵熹还太小了,他的脑子里没有这个概念,所以他说不出来。但韦氏有,她有一些心跳加速——这孩子不像皇帝,即使赵熹的轮廓里有明显的父亲影子。

与此同时,另一个问题也诞生了:“那你今天问你爹爹要余容,是为什么?”

皇帝明显不想给,皇后也出来打圆场,要不是赵熹说了“颜子货色”,这事估计还有的磨,她不相信赵熹会没有感觉到这些,他是一个很聪明很会看人脸色的孩子。

韦氏又有一点难过起来,因为赵炳和赵烁是不爱看人脸色的,她觉得对不起赵熹,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敏感爱看人脸色的。

果然,赵熹低头想了一下:“因为今天在假山后面,余容也听见了。”

他有一些茫然地和母亲说:“我害怕余容回去福宁殿以后和别人说起这件事。可,我又不希望她受到惩罚,所以就不知道要怎么办了,只能让她到我身边来,和我在一起,这样她就不会乱说了。”他的声音越说越低:“从福宁殿到我们这里来,是不是也算惩罚她了呢?”

可余容找到了他,是好的,为什么也要受到惩罚呢?

他一向都觉得自己很聪明,可这时候也没什么解决办法。

忽然,他的身体晃了晃,跌进了母亲温暖的怀抱中。

韦氏搂着他,抚摸他的头发,这些头发因为辫子的解开变得卷曲,她想赵熹果然还是个小孩子,害怕余容回福宁殿说,可他当着披香阁所有人的面喊破颜子货色四个字,不是更扩散了吗?

“她们说咱们是‘颜子货色’,咱们也没什么好生气的。大家都说那里的东西差,可九哥,我不这么觉得——十五岁那一年,我头一回到东京来,住在四圣观,有一天我溜出去在街市上乱逛,那时候,即使是‘颜子货色’,对于我来说,也是很好、很好,没有见过的东西。”

在六岁的,一个寂静的春夜,赵熹了解了他的生身母亲,也许有些事情连他的父亲也不知道。

令华在一开始,不可能叫令华。

她出生在会稽,很遥远很遥远的南方。她父亲有两个妻子,五个孩子。一个妻子早就过世,生下了两儿一女,后面那一个生了韦氏和她的弟弟。世事惊变,家中连耕种的田地都没有了,他们不断向前迁徙,不知道跨过了多少山水,从会稽走到了丹阳。

韦氏描述起这段逃亡生活的时候语气淡淡,赵熹揪紧了她的衣服:“没有鞋子,脚走着走着就开始流血,有一天到山林里,拿草叶子编鞋,先给爹爹、哥哥、弟弟,再给我和姐姐,最后是妈妈。没有饭吃,吃过草根子和虫壳子,不好吃。”

这对赵熹来说匪夷所思。

最先离开的人是母亲,她大抵是被卖掉的,韦氏只记得她姓宋,因为这片土地的名字就叫宋。按照顺序来说,下一个应该是姐姐,再下一个是她。

那天他们全家罕见吃了一顿饱饭,下饭的是黄花菜,在很后来,韦氏才知道黄花菜有另一个好听的名字,叫萱草,但无所谓,这东西用醋布搅合一下就有了味道,没有人想死,所以沉默地大吃特吃,怕别人吃得多而自己吃得少。母亲要走了,咬破手指头,血点在弟弟的嘴上:“你要是有了钱,把我买回来吧!”

咀嚼声此起彼伏。

对于母亲的离去,韦氏只有一个想法:“我当时什么也没想,因为饿得慌,吃饱了以后,我有点想她。但我又想啊,九哥,她是女人,她能生孩子,我就是她生的,她为什么要把我生到世上来受苦呢?她是不是对不起我?那天我睡不着,我想,我是女人,男人不能生孩子,女人能生,有一天,我会把我的孩子带到这个世上——”

她保养得宜的手,轻轻抚弄赵熹的头发,岁月和金钱修复了她的一切:“我绝不要他像我这样受苦。”

赵熹低低地呼唤她:“姐姐……”

韦氏说:“我想了半天,想出了一个好办法:我要给他找一个好父亲,让他享福,过好日子。”

她有这样的资本,那时候她还很小,可是皮肤怎么都晒不黑,身体上的伤痕也能被快速修复,一点疤也没有,即使饭里面有沙子,她的牙齿还是洁白整齐。

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,可当时还离她很遥远。

在卖掉家里下一个女人之前,父亲先去世了,没有地,没有棺材,没有了最后一点钱。

万幸的是,丹阳有一位已经致仕的苏相公,他的孙女马上就要出嫁,却得了一场离奇的大病,僧人们都说这个孙女有佛缘,需要皈依佛祖,可青春的女孩子怎么愿意长伴青灯古佛?因此,就只能找一个八字合适的女孩替她做舍身。

赵熹被“舍身”两个字刺了一刺,因为他也是一种舍身,可做父亲的舍身跟做别人的舍身怎么能一样?

但,他那未曾谋面的姨母非常开心:“我是给苏相公的孙女做舍身,苏相公是青天大相公,我能给他的孙女出力,实在是太好了。”

她削去了头发,在出家之前,头发又卖了一笔钱。

苏相公孙女的病马上就好了,风风光光的出嫁,大家都认为韦姐姐很好、很厉害,她也从此能够吃饱穿暖,连弟弟们都有了名字,她请庵中的师太起的:“大哥叫宗颜,二哥叫宗闵。”

韦氏拉着她同胞的弟弟,期期艾艾地开口:“那三哥叫什么?”

韦姐姐顿了一顿:“师太们怎么有这样闲心,一个个把名字起过去?”她还告诉韦氏一件事:“入冬了,大家伙都说相公身上冷,你去给他暖床吧。”

韦氏是很漂亮的,这种漂亮淹没在东京城的鲜花锦簇里,可在丹阳,她美得出奇。

赵熹不满了,他打断母亲,直觉告诉他,除了父亲,母亲不该和任何别的男人躺在一张床上,暖床的意思简直不言自明,更何况:“可前面不是才说苏相公的孙女都要出嫁了吗?”

韦氏说:“是呀,他七十四岁,我十四岁。”

她说话平平淡淡的,脸上也没有什么波澜,赵熹却好像第一次认识母亲那样,过了半天,他开口问:“这个苏相公是谁?”

第一时间,他又想要故技重施,就像今天在父亲面前说颜子货色那样,这件事情是不能让别人,尤其是他的父亲知道的。

可要怎么办才能让这些人都闭住嘴、不说话呢?

母亲又为什么要告诉他?难道这些事情不应该烂着么?

韦氏没有回答他,而是继续说下去。

那天她洗了个澡,换了身新的红袄子,香喷喷地来到了一张大床上,她睡在床尾,盖着被子,把被子暖得很热乎,那是一条很好的被子,好的被子只需要一点体温就可以生出热度,不像柳絮,也不像纸头,这些东西冬天盖在身上是暖不热的。

过了一会儿,她见到了苏相公。

赵熹屏住了呼吸,韦氏今年大概有三十岁了,但那会儿她还是一个小姑娘,想着自己过去的样子,她都发笑:“我迷迷糊糊的时候,苏相公来了,他站在床前,别人给他脱衣服、帽子,我看到他的头顶疏疏落落的头发……”

他那样老。

在来之前,无数人和她说,只要给苏相公暖床,就有好吃的、好喝的还有好穿的,如果能给苏相公生下一个孩子——苏相公是韦氏见过最大的官,他是宰相,当然还有别的一大堆什么官衔,他见过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代皇帝,甚至见过当今天子——就是后来的哲宗皇帝,她不怕他老,可,老天爷,他都七十多岁了,还能生孩子吗?

“即使是在后宫,生不了孩子,也是没有位份的,更不要说寻常人家。我想,要是我生不了孩子,就只能给他暖床,等他死了,我要么做尼姑,要么被赶出去,要么去配给什么小厮,要是能生下孩子,有了奶,府里又有哥姐出生,就能去做奶子老妈,为了一直做奶妈,就得不断生孩子,饿死自己的孩子,我不要自己的孩子受苦。”

韦氏说:“所以,九哥,姐姐不愿意给他睡。”

什么奶妈、小厮,赵熹一个也没听过,原来有了小孩才会有奶,但这话接的很快:“你当然不该愿意!”

所有人都说韦氏长得不好看,赵熹见过他父亲许多嫔妃,的确承认,在其中,母亲不是最出挑的,可她也那么美——赵熹用小手抚摸过母亲光滑的脸颊,这上面竟然看不出一丝曾经的窘迫:“他这么老,你这么小,凭什么?”

韦氏说:“是呀!凭什么?”她狡黠地笑了笑,气氛变得松快起来:“然后,你猜我怎么着了?”

赵熹看向母亲:“你怎么着了?”

韦氏说:“我尿了。”

赵熹重复这话:“尿了?”

韦氏甚至有点讲兴奋了,为她曾经的机智:“是!他碰到我的时候,我‘哗——’一下全尿了,尿从裤子里滴下来,把床都淋透了。”

也许在那个时候,七十多岁的苏相公终于明白过来,面前这个女孩子连尿都不能把控自如,这次是尿,下次是什么?那张床最后也没人睡,韦氏一边尿一边哭,苏相公兴致全无地离开了,并且给自己找借口掩饰:“这是大贵之相,不是我家该拥有的,官家下诏召我去东京,到时候把她带上吧。”

韦氏被大家叹息失去了一个好机会,她再也没有机会陪伴苏相公,很快就换了一个别的女孩子去暖床,她马上有了新衣服穿,韦氏有那么一瞬间很羡慕她,也有点后悔,七十四岁的苏相公似乎是她最好的选择了,但她不要为了一口饭、一口食,害自己的孩子。

她讨厌世世代代过这种痛苦的日子,让孩子循环她的命运。

她就这样跟着苏相公去了东京,然后再也没有回去。

苏相公把她送到四圣观,并且叫人给了她一笔有点像封口费的钱,那点钱在东京其实根本活不下去,韦氏在四圣观做绣活卖钱,偶尔干点活,够吃够喝。

这个时候,韦氏停顿了一下,她说:“九哥,如果你是苏相公,你会怎么办我呢?”

赵熹想起梅云和竹香:“我……可他都七十多岁了!”

韦氏说:“不管怎么样,他饶了我,又把我送到东京。”

她的命运,就转变在那一刻。

在四圣观住到第三年的时候,哲宗皇帝下诏,要为弟弟们挑选在室女二十人,说起来是服侍,但谁都知道,这是侍妾的另一种意义。

赵熹抓住了母亲的衣角,抢答道:“你是被选中了,去了爹爹的潜邸,是不是?”他有一点委屈,觉得自己被冤枉了:“照这么说,姐姐在爹爹登基前就服侍了,比郑娘娘还要早,更不要说乔姐姐了,凭什么他们讲咱们是颜子货色?”

颜子货色就是盗版,是坏的,是差的,可他姐姐在最前面呢!

他还是在纠结这个,韦氏失笑:“可那个时候,我还没有服侍你爹爹呢。”

皇帝在还没有做皇帝之前,是穆王。

原本他是做不了皇帝的,哲宗皇帝早逝,没有子嗣,皇位就落到了他头上。

韦氏来到穆王府,见到了穆王。穆王文雅而美丽,韦氏的心忽然剧烈跳动起来,她忽然感谢那泡尿,感谢那天喝了很多水,感谢苏相公把他送到了东京,感谢,感谢一切。

如果,他能做我孩子的父亲……她的孩子将成为亲王的儿子,宗室!这是一个比苏相公还要尊贵的人,况且他年轻,斯文,韦氏听见他的声音,像泠泠的泉。

然而穆王并没有叫她服侍,不久以后,他娶了一位姓王的女子做他的夫人,他们的感情很好,韦氏在穆王府干一些很轻便的活,比四圣观还要舒服一点,穆王府一点点多了女主人的痕迹。

有一天,穆王终于看见了韦氏,他问了她的名字,把她叫到跟前来,然后递给她一截绳子,叫她转着柱子缠绕,那是他在给自己的妻子搭秋千架。

远处,他的妻子王氏笑了:“缓缓再弄吧,急什么,我一时半会儿又坐不了。”

她怀孕了。

赵熹忽然明白过来:“夫人是显恭娘娘,她怀的是……”

韦氏颔首:“她怀的,就是你的大哥。”

太子赵煊。

王夫人一边怀孕,一边开始修理穆王府,好像修理枝叶那样,她是女主人,天生有这个权利。韦氏发现从前那些熟悉的脸庞一个个被驱逐出中心,她知道自己的来历注定不会成为王氏的心腹,哲宗皇帝给弟弟们选的女人,到底是否承担一种监视的责任?

可,哲宗皇帝病重了,没有孩子。

王府里众说纷纭,她们说大王要做官家了,如果大王做了官家——

大家就都沉默了。

穆王做了官家,他要搬到皇宫里去,皇宫里有新的侍女随从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随龙升天的。

如果不能前往皇宫,他们要怎么办?要么永远老死在这里,要么出去嫁给随便哪个男人。可哪一个男人有穆王好?穆王成了皇帝,有哪一个男人比皇帝好?就算要嫁人,宫女也比王府的侍女高级。

韦氏像讲故事一样,告诉赵熹:“那个时候我就想,必须得进宫去。”

她肯定进宫了,不然怎么会生下赵熹?赵熹期待母亲的计谋,韦氏给他比了一个圆:“你爹爹那时新做官家,自然没空来管我们,如果我要进宫,得去找王娘娘。”

赵熹记事的时候,这位皇后早就上仙了,但这很好推断,带什么人进宫是女主人的权力。

韦氏向他描述:“我送了她一份礼物。”

贫穷的韦氏,自然送不了什么珍贵的礼物。那年很冷,她假装自己肚子痛,请假出王府去看医生,其实是跑到坊市买了一大捧花。

她捧着枝枝蔓蔓回到王府,忽然全城都敲响了丧钟,皇帝殡天的哀告正式传来,夜色里,她将那一捧黄花奉到王夫人的足下,王夫人即将成为新的皇后,她的月份已经很大了,韦氏垂头的时候,看见她肚皮的凸起。

她要生出一个幸福的孩子,父亲是皇帝,母亲是皇后。

王夫人问她:“这不是萱草花吗?你捧来做什么?”

韦氏跪下,只记得自己的屁股撅的很高,那束花被送到王夫人的眼下,她说:“夫人,在奴的家乡,这花叫做宜男。妇人佩戴,则必然孕育男子。”

王夫人笑了,她的手抚摸过肚皮,那是很美丽的一双手,纤长的指甲,大概有一寸长:“女孩子不好么?”

韦氏抬起头,垂着眼睛:“好。但,天下百姓,无不希望一个太子。”

哲宗皇帝正是因为没有儿子,皇位的世系才发生转移的,如果穆王一登基就有一个儿子呢?

王夫人笑了笑:“你叫什么?”

韦氏的一口气松了出来,她说:“奴叫……”

可她还没说完,王夫人身边的侍女张明训严厉的声音传来:“我想起来了,你就是那个说生病要到外面去的人,你撒谎?这就是你的病?”她告诉王夫人:“这是大行曾经送给大王的那些人。”

全完了。

韦氏抬起头,她要恨死张明训了,可王夫人笑了笑。

第一批入宫的名单里面,果然没有韦氏。

大家欢乐地收拾包袱准备入宫,韦氏被留守在穆王府,这里已经没有主人了,寂寞盘旋在她身边。

一直到四月十三日那一天,皇后生下了一个男孩子。

普天同庆,韦氏领到了赏钱,然后,她得到了进宫的传召。

她换上了侍女穿的圆领袍,进入坤宁殿,对皇后谢恩,一个婴儿在摇篮里哭。

她的新职务就是照顾这个初生的婴儿。

赵熹感觉很奇怪,他感到这个故事并不好,因为这个婴儿是他的大哥,他的母亲作为奴仆去照顾他的哥哥,这故事真奇怪!

不过,韦氏只是看了他几个晚上,因为皇帝把这个婴儿自己抱到福宁殿去养育,韦氏就跟在王皇后身边看她料理后宫的庶务,皇后偶尔和她说说话,她刚做皇后,心腹很少,大概觉得韦氏聪明、机灵,身家在哲宗皇帝驾崩后又重新变得清白起来,所以教她认几个字。

张明训防着她,总是说她坏话。王皇后微微笑了,那时候张明训最大,二十出头,韦氏和王皇后都没有二十岁,王皇后偶尔会支着下颌:“阿韦,你说大哥在干什么呢?”

婴儿无非就是吃饭睡觉啊!

韦氏悠长地叹了一口气:“其实,我开始的时候,希望娘娘把我举荐给你爹爹,但后来我才知道,女人是可以一辈子不成婚,不要小孩子的,就是做女官。我想做一个女官,但做女官要认的字很多。”

赵熹紧张地说:“你要是做女官,那不是没有我了吗?”

韦氏笑一笑。

坤宁殿搭起了一个新的秋千架,皇帝扶着秋千架不知道想什么,韦氏靠近庭院,但没有人叫她绑绳子,可她一转头,张明训在盯着她,良久,又哼一声走掉了。

韦氏感到心虚,但又觉得理所应当,整个后宫都是皇帝的,她想要让自己过得更好难道有错吗?这条终南捷径远比做女官来得可望可即,是张明训对她太苛刻!

可她又很害怕王皇后知道这件事,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进宫,她只知道王皇后很快就又怀孕了。

世事波澜,在临盆的时候皇后和皇帝争吵起来,最后她生了一个女儿,儿子又快病死,于是只能把女儿送到了郑贵妃的阁子里,那天韦氏被叫到她跟前。

皇后说:“我已禀明官家,将二姐交给郑娘子抚养,你日后去她阁子里侍奉吧。”

韦氏说:“奴不是奶娘,于照顾二姐无益,奴愿留在娘娘身边侍奉!”

皇后看了一眼她:“官家已经厌弃了我,你跟着我又有什么益处呢?”

那是韦氏第一次抬头直视她,甚至忘了自称,她想果然皇后都知道:“我……娘娘……我……”

皇后说:“去吧。”

她就这样去了郑贵妃的阁中,离做女官又遥远一步。

看来还是得靠自己的肚子。

郑贵妃是皇帝的宠妃,她去的那一天,皇帝就来了,他从她怀里抱过女儿,然而又迟疑了:“你?”

韦氏垂下了眼睛。

郑贵妃的阁子里还有一个病恹恹的二皇子,当然,他没过多久以后就去世了,皇帝先抱着女儿转圈,把女儿哄睡着了,儿子就开始哭,他又抱着儿子转圈,儿子哭累了,女儿睡醒了又开始哭。哭声此起彼伏,微弱的像猫叫,韦氏看见他坐在椅子上狂喝水:“二哥二姐怎么这么爱哭?……从来不哭的,晚上也不闹人。”

郑贵妃对他笑一笑:“孩子和孩子间自然不一样。”

两个孩子就都被抱下去,韦氏也跟着离开,她抱着二姐,另一个侍女抱着二哥:“我叫乔令和。”

韦氏羞于启齿自己的名字:“你叫我阿韦就成啦。”又夸奖她的名字好听。

令和笑了笑,在宫灯下柔情婉转:“这名字是前两天官家给我改的。我的本名也不大好听。”

她不会在这里待多久了,韦氏想,皇帝也知道我的名字,我的名字也不好听,为什么不给我改一个名字呢?她感觉到很迷糊,她甚至都没有和这个男人说上过几句话,但每天做梦都想给他生个孩子,要是能给他生孩子就太好了,就什么都有了,她可以吃好饭,穿好衣服,戴好首饰,住好房子,什么都是好的,没有坏的!

而且。

那年她二十岁,是一朵寂寞的花,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渴望爱抚,又想要一劳永逸。

皇帝是她最好、最好,梦寐以求的选择。

郑贵妃会帮助她吗?谁也不知道,但乔令和也许会,她是一个温柔敦厚的人,离获得妃嫔名分只差郑贵妃的一个推荐,皇帝尊重郑贵妃,起码会等到她再一次怀上孩子。

在这样短的空隙里,韦氏和她变成了好姐妹。在贵妃的阁中,令和的吃穿用度隐然超越了普通宫女一大截,别的宫女害怕接近令和,因为这会让贵妃觉得自己“不忠”,而且也显得自己很不要脸,年轻的宫女总是这样。但韦氏不害怕,她曾经都差点饿死,要什么脸呢?轻而易举的,她跟令和结为了姐妹。

令和在进宫前是一个小官的女儿,韦氏经常听她念一些词,但对于生活上她笨手笨脚,韦氏给她补衣服,令和坐在她的身边,喊她姐姐:“丢死人了,今天官家看见我的袖子破了。”

韦氏笑了笑:“这有什么好丢人的?那说明官家总看你呀,他好喜欢你,不然怎么知道你袖子破了?等你做了官家的娘子,我可受不起你一声姐姐啦。”她告诉令和:“我听说贵妃娘子的月信有一个月没来了。”

令和低下头,脸全红了:“是、是么?”

韦氏她剪断针线,把云一样的衣料比在令和身上:“等你富贵,做了娘子,再给官家生几个小娃娃,说不定能和郑娘子一样做贵妃呢。衣服也能穿一件扔一件,不知道到时候还会想起我吗?”

令和点头,她头上的玉蝶簪子都在晃动:“会的,姐姐,我不会忘记你!”她拉住韦氏的手:“我们一定要共富贵。”

韦氏故作轻快:“行呀,到时候你把我叫到你阁子里掌事。”

在烛光下,令和很笃定地摇了摇头。

不知道什么时候,赵熹又回到了母亲的怀里,韦氏抱着他,轻轻摇晃:“后来,郑娘娘就怀孕了,生下的是你四哥,不过那孩子也没活下来。她怀孕的时候,推荐了你的乔姐姐,官家封她做‘宜春郡君’,说她一笑可以回春。”

那是一点艳羡的语气,乔令和很快就怀孕了:“那一次生的就是你五哥。”有了孩子,皇帝顺利册封她美人,然后又破格封为婕妤,乔令和问郑贵妃要来了韦氏。

韦氏抱到了第三个孩子,五皇子赵炳,那天皇帝又从她的臂弯里接过儿子,连一个“你”字也没有,对她笑一笑:“五哥乖不乖?”

韦氏说:“五哥很听话,要奶吃的时候哭得也响。”

皇帝抱着儿子远去:“呀,你这么厉害啊,还知道自己要奶喝……”

空落落的臂弯,很快,乔令和再次怀孕:“就是你的七哥。”

她终于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了,那天她让韦氏坐在梳妆凳子前,给她的脸上涂香粉,给她簪玉蝶和石榴的簪子,她的亵衣变成一件红纱,在外面套了一件罩袍,韦氏一遍遍抚摸上面的萱草纹。

皇帝来到乔令和的阁中,却没有见到乔令和。

韦氏垂着眼睛,给他脱衣服,从衣襟上的纽襻开始,那是一件湖蓝色的襕袍,水一样挽在韦氏的臂弯。

皇帝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原来从十七岁到二十三岁,从穆王府到皇宫,韦氏无数次幻想过和他生一个孩子,可他连她叫什么也不记得,那天在秋千架底下他问过她的名字的,可怎么忘了?

韦氏再一次重复自己令人羞耻的本名:“奴叫春花。”

她生在一个灿烂的春天,那天他们家吃了黄花菜,她后来才知道原来这花叫萱草,叫忘忧,原本她也应该有个好听的名字。

她察觉到皇帝对这个名字羞于启齿,甚至没有重复。

这是她最后一次机会,她跪下,把头仰起来,她想自己也不是很丑:“官家可以给奴起一个新的名字吗?”

皇帝凝视了她半晌,把她扶起,抚摸她的鬓发,漂亮的玉蝶簪子:“你同令和情如姐妹,不如也起一个‘令’字,花和华又是同字,就叫‘令华’怎么样?”

他给予了令华新生。

赵熹把头靠在母亲的脖颈:“所以,她们说咱们是颜子货色,是觉得姐姐你背着乔姐姐去服侍爹爹吗?”

可事情不是这样的!

韦氏笑一笑:“她们嫉妒我呀。”

韦氏终于完成了多年以来魂牵梦绕的心愿,那天过后她见到乔令和,令和拉住她的手:“姐姐,我们可以一辈子在一起了。”她实现了共富贵的诺言。

韦氏回握住她的手,令和感到很迷茫:“我有的时候想,我爱官家,可官家好忙,才能陪我多久?姐姐,你一定要陪着我。”

韦氏的鼻尖似乎还萦绕着皇帝身上的宣和香,又抱着令和,她说会的。

有的时候不得不感叹韦氏的运气,因为皇帝很快爱上了刘妃,连乔令和都失色了,但所幸在这之前令华就怀孕了。

确认有孕后,她从平昌郡君变成了才人,如果能生一个儿子,她就会变成美人。生一个进一步,铁打的祖宗家法。

她在床头摆满了萱草花。

令和先一步生产,生下了七皇子赵烁,令华的肚子很大。

赵熹说:“然后,我就生出来啦!”

韦氏有些悲哀地看了他一眼:“是的,我们九哥生出来啦。”

宣和三年五月二十一日,令华生产了,那天皇帝不在宫中,而是去了艮岳。她的羊水破了以后,宫人火速去报给皇后。

赵熹从胎里开始就是一个省心的孩子,韦氏生产的过程也非常顺利,一切都是准备好的,她马上就要实现她的梦想,这个孩子成就了她,让她从一个赤脚丫头变成内命妇,她也帮助了这个孩子:她是女人,女人要为自己的孩子负责,比如,给孩子挑选一个好父亲。

可意外就发生在孩子从她肚子里出来那一刻:“都说生孩子痛,其实你出来的很快,好像什么东西把我撑开了,然后人家就说生了。”

产婆先是向她报喜:“恭喜娘子,贺喜娘子,这孩子真是孝,不折腾人,是一位大——啊!”

韦氏在床上迷迷糊糊的,然而尖叫声此起彼伏,她睁开眼:“是什么?是男孩子还是……”

那一瞬间她看清了自己生出来的孩子,红彤彤的,还有胎膜,她先看到了阴茎,然后,她看见了阴茎下面的阴蒂和穴口。

她生了一个……

阴阳同体。

在那么一瞬间,她希望这个房间里的所有人都消失,一个人掩埋住这个秘密,可做不到,产婆的尖叫引来了皇后,韦氏太久没有和她私下里说过话了,她瘦的厉害,额角上有一丝暴起的青筋。

韦氏请求她:“娘娘……娘娘,救救他,救救他吧!”

张明训陪在皇后身边:“这事情这么大,你想连累娘娘不成?难道不是你自己作孽,谁知道你为了生男孩子用了什么邪术?摆这么多宜男草,你想做什么?”

没有!我没有!我只是摆了一点萱草花,我不是非要生男孩子,我只是想要做母亲!

血腥的产房里,婴儿爆发出一阵啼哭,把皇后叫回了神:“这事须等官家决断。”她垂下眼睛,看向韦氏:“你还年轻。”

孩子哭了起来。

韦氏撕心裂肺地大喊:“他哭的好响,他可以活下来的,他是官家的孩子!官家不会不要他的!”

然后,她看见皇后跌坐到椅子上。

赵熹不明白:“为什么显恭娘娘听了这句话以后是这样反应?”

韦氏笑了一下,但什么也没有说,这个故事还在继续。

在那天晚上的时候,皇帝终于回来了,韦氏等待宣判来临。

皇帝抱着这个儿子,很惊讶:“怎么生成这样?”没人能够回答他,他自己在屋子里转了几圈,韦氏哀哀地看着他,怕出声惹他厌烦。古往今来也没有听说过皇室中会有这样孩子的,如果传出去,岂不是代表着皇帝失德?

韦氏又在心里想,如果她是郑娘子、刘娘子,或者说令和,她肯定会祈求皇帝的,可她和这个人不熟,她只是想和这个人生孩子——这孩子也有你的一份!

过了一会儿,皇帝开口了:“这事奇异,不能叫外人晓得。”

这话说了以后,绝望开始弥漫,皇后垂着眼睛,手捏住了椅子:“他到底是官家的骨肉……”

皇帝自顾自的思索:“他既然生下来是阴阳同体,不如充作男孩养大吧?爵禄更多些。”他喃喃自语:“但若要是娶妻生子,事情难保不会传出去,可要是不给他成家……”

他拨开襁褓,看了看婴儿,红皱皱的:“叫他做道士吧!”

皇后的话好像被塞了回去,她重复道:“做道士?”

皇帝说:“无缘无故叫他做个道士,也难免引人怀疑。”他屈起手指算了算:“如果充作男孩,那正好是第九个,九是极数,正好给我做个舍身,替我去供奉黄庭吧。这样一来,又尊荣,又秘密了,岂不好?”

他矜矜得意起来,大抵觉得自己想了一个绝佳的主意,甚至还询问了一下韦氏,当然,韦氏没有什么反对的权力。

皇帝走后,韦氏看见皇后断裂的指甲,一寸长,连着血滴落,她想皇后应该庆幸,连她的孩子皇帝都没有忍心放弃,更何况意义非凡的太子赵煊?

皇帝素来是很心软的,大概是富贵锦绣丛里养出的个性,赵熹不是他的继承人,养着无非多一个王爵,叫他杀了自己的血脉那不是叫他难受死吗?从最开始的惊讶以后,他竟然淡定接受了这个事实,比韦氏还快。

九皇子就这样出生了。他是皇帝的舍身,天然抛弃一些世俗权力,比如成家立业,皇帝做戏做足全套,把韦氏超额提拔为婕妤,比才人、美人都要高,算是一种酬答。

八月份的时候,九皇子满百天,皇帝赐他的名字叫赵熹,封定武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、蜀国公,一切的流程和普通皇子一样。

九月份的时候,王皇后就去世了。

赵熹喃喃道:“我?我……我生成这样,是不应该的吗?”他头一次认识到这个事实,他知道自己是父亲的舍身,可没有一天履行过这个义务,他只知道不能再别人面前脱衣服,可,他本来就不爱乱脱衣服!他在母亲的怀里开始发抖,头一次意识到自己也许是一个怪胎,可为什么他是这样的?

可谁也没办法给他一个解答。

韦氏一下一下抚摸颤抖的儿子,问他:“九哥,如果你是你爹爹,有这样一个孩子,会怎么做呢?如果你是王娘娘,知道我目的不纯,又会怎么做呢?有的时候,人心就是狠不下去的。”

赵熹没有听进去她的话,只是闷闷地问:“因为我生下来不好,所以爹爹才不来你这里,害怕再生下一个我来吗?”他看向母亲,忽然感到很害怕,他怕被母亲讨厌:“我不是故意的,我也不知道呀。”

韦氏抱住他:“姐姐和你讲这些,并不是怎么样,是因为九哥好聪明,像个大人了。姐姐和你走到今天不容易,靠了好多次别人的心软,九哥,咱们没必要这样,他们要说话,让他们去说——咱们不是颜子货色,九哥是姐姐的宝贝。”

赵熹吸了吸鼻涕,韦氏抱着他轻轻摇晃:“姐姐用尽全力,给九哥挑一个最好的爹爹。姐姐吃苦,就是要九哥生下来就享福的。”

赵熹在母亲的怀里想,爹爹的确是最好的人选了,他想爹爹很好看,身上香喷喷的,说话也好听,也抱他,给他养小羊,而且他是皇帝,乌泱泱的头颅在赵熹面前浮现了——妈妈千挑万选给他选了这样一个父亲,是多么爱他啊!

可他注定不能有自己的孩子,如果他能有的话……

他还没想好,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太遥远了,外面康履的声音传来,晚上总是他来给赵熹守夜:“娘子,五大王和七大王在外面,想请咱们大王出去呢。”

韦氏迷惑不解:“这么晚了,他们不睡觉干什么?”

今天是赵烁去资善堂的第一天,皇帝也歇在披香阁,他俩来干嘛?

但来不及细想,外面就传来赵炳的声音:“小九,快出来!哥哥有事找你!”

赵烁的声音要低一些,更有礼貌:“韦姐姐,九哥睡了么?”

赵熹看了看门外,韦氏从屏风上取来赵熹的衣服给他裹好,带着他开门,对赵炳赵烁说:“怎么这么晚还不睡觉呀?阿乔也不说你们!”

两个男孩子齐齐对她笑一笑,拽过赵熹的手:“我们说两句话就走!”

赵熹就这样被两个哥哥拽到院子角落,先说话的人是赵炳:“你今天出来找我们,怎么找到湖边上去了?我和你七哥是鱼不成,那湖上写着资善堂三个大字?”赵熹不说话,赵炳又说:“别人闲言碎语,不许往心里去!五哥对你好不好?”

赵熹正要说话,在一旁的赵烁塞给他了一个不知道什么东西,赵熹的手张开,温热的感觉传来:“我今天头一天上学,这是爹爹给的,你拿着。”

赵熹一看,是一个玉狗,赵烁属狗,和父亲一个生肖:“给我这个干什么?”

赵炳插话道:“不给你,你明天见了又眼馋,财迷!”

赵熹别过脸去:“我不要。”

赵烁微笑道:“先给你玩一阵子。等你明年去了资善堂,爹爹也会给你的,到时候这块玉再还我,好不好?到时候加冠了,这玉上还能刻咱们的字,是一种凭证。”

赵熹垂眼看着这块玉,赵炳质问道:“对你好不好?不许把别人的话往心里去!”

赵熹把这块玉晃一晃,捏在手里:“七哥对我好,五哥——”他没说五哥怎么样,一溜烟就跑回寝阁里去:“就那样吧!”

赵炳气的在背后骂他。

赵熹一路跑回母亲身边,蹬掉鞋子,脱掉袍子,忽然笑了:“哼!她们骂就让她们骂,我才不计较呢。”韦氏把他搂住,赵熹晃荡着赵烁给他的玉吊坠,他想,自己也许是有点奇怪吧,但那又怎么样,爹爹没嫌他,妈妈也爱他呢!不管了,睡觉吧!

然而睡觉前还有一件要紧的事:“七哥属狗,我属猪,我不想要小玉猪,多丑呀,猪肉还骚骚的!”

韦氏失笑:“太祖皇帝都属猪呢!”

那赵熹可不管,他的脑子里忽然飘过来一团有些肮脏的云彩,那是他白天牵回去的小羊:“到时候我就和爹爹说,给我做个玉羊,和今天的小羊一样……”

宫里养着很多宠物,皇帝本人属狗,因此狗在宫中十分威风,皇帝本人抱着小狗,牵着大狗,动辄以儿女呼之;后妃们爱养猫,白的、橘的、黑的。除了地上走的,还有天上飞的,仙鹤、大雁乃至于北国贡来的海东青,还有绣眼珍珠鸟、鸳鸯、鹦鹉等不一而足,反正就是应有尽有。

在其中,有两个人比较特殊。

一个是太子赵煊,他爱养鱼。养鱼没什么稀奇的,然而他养的是两尾灰色的鲫鱼:“就是膳房里别人拿来准备煲鱼汤的那种。”赵炳嘴碎完赵煊,又嘴碎赵熹:“和你这只肉羊没什么区别。”

赵熹捂住小羊尖尖的耳朵:“你怎么可以让小羊听到这种话?”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